孙家栋:中国人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作者:孙家栋,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处:中国经济周刊,2019,(18),54-55

  

  

  195710,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世界。1958517,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10,一个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在中国科学院秘密成立,代号为“581”小组,意为58年第一号重大任务。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任副组长。

  但1959121,因国家经济困难,卫星研制工作暂停,集中力量先研制探空火箭,由钱学森负责。当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理解,但今天看来,就觉得这个决策无比英明。因为火箭是卫星的基础,火箭技术不过关,导弹、卫星根本就无法上天。

  19646,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了。同年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同年12,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赵九章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建议国家尽快制订卫星发射计划。钱学森也提出类似建议。周总理看后,非常赞同。19651, 经中央批准,我国人造卫星工作正式上马,代号为“651任务”,并成立了“651”卫星设计院,由赵九章任院长。

  正当卫星研制顺利进行之际,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赵九章被打倒,随后不堪受辱自尽。中科院的卫星研制队伍就此瘫痪。

  到了1967,周总理和聂元帅紧急抽调钱学森来组建卫星研制队伍。我是那一年被抽调到卫星研制这边,主要负责总体技术统筹。

  卫星发射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我们只好调整目标,简化任务,突出重点,保障完成。首先要把卫星送上天,这主要是火箭的功力。只要火箭技术过关,把卫星送上去即可。这即为“上得去”。

  第二,卫星上天后,必须要能与地面站互动,既能向地面站发送信号,也能接收信号,也就是说,卫星在天上是一个活体,而不是一个铁疙瘩。这就是“抓得住”。

  除此以外,我们还确定了“看得着”“听得见”的目标。如果中国发射了一颗卫星,既看不见,也听不见,那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看得着”实际上是在卫星周围加了一个“闪光体围裙”,当脱离火箭时,“围裙”也随之脱落,闪闪发光。

  “听得见”怎么实现呢?卫星在与地面站联系时,会发回来断断续续的音频信号。我们要加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最后一致商定,《东方红》乐曲就是当时红色中国的代表。于是,就把乐曲《东方红》送了8节上去。卫星往回发信号时,掐了两段,一段发信号,一段发“《东方红》乐曲”。

  这时,又碰到一个技术难题。当时国内的收音机功能都比较差,接收不到。我们就和中央广播电台合作,让他们利用大功率接收器先行接收,再转播给老百姓,同时也向海外声明,这是卫星发回的信号,如果有好的接收器,可以自行接收,频率是20.009兆周。我们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东方红一号”的超重震惊国外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卫星重8.2公斤;法国卫星重42公斤;日本卫星重11公斤。1970424,中国“东方红一号”升空,重为173公斤,超过前4颗卫星重量之和。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卫星制造水平高。从工艺的角度来说,体积越小,对机械工艺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国当时的工艺远远没有达到先进水平,所以,我国的卫星就重得多了。

  但中国卫星的重量又让外国震惊,因为这恰恰说明我们火箭的威力大,能把那么重的大家伙送上太空,这足以对当时敌视中国的某些国家形成战略威慑。

  不过,有一项质量指标,中国的确超过了先前4国。中国卫星的电池比那些卫星运行时间都长,原定运行20,结果实际运行了28,而那4个国家都没有达到20天。这也不是中国的电池质量高,而是,我们采用了一个技术技巧。电池质量不行,就用数量来弥补。在173公斤的卫星总重中,电池就高达80多公斤,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

  其实,当中国人在西北大漠里竖起第一座发射架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认为,那是开玩笑;当中国人用运行速度只有每秒几十万次的老式计算机编制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程序时,洋专家又断言:不可能!但是,中国人就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诵读人:付利 科学出版社退休职工 中国科学院朗诵艺术团成员

  • 编辑人:
  • 审稿人:
  • 下一篇:华罗庚:克三劫 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