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试谈做人做事做学问

 

  作者师昌绪,中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出处2011101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的演讲节选

 

  我今年91岁,出生于河北省农村的一个大家庭,我家四世同堂、诗书传家,全家有40口人。这培养了我勤劳、忍让的性格。由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方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使我立下“强国之志”。我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读完中小学,基于实业救国,上大学读的是采矿冶金工程系。1948年留学美国,转入冶金与材料专业。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抗美援朝,美国政府阻扰中国留学生回国,作为积极分子,经过艰苦斗争,于1955年回到新中国,那年我35岁。 

  回国后,被分配到中科院,有关领导对我说:上海和沈阳任选一处,于是我选了当时生活艰苦的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一干就是30年。到了80年代中期,我被调到北京,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国家基金委、中国工程院任职,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献计献策。而今,我虽年逾90,仍坚持上班,出差主持参加会议。为此,党和人民给予了我很高荣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建党90周年,我被选为全国50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 

  这些荣誉归功于各级党组织的培养和支持,当然也和我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分不开。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成为我所遵循多年的座右铭: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其中,做人最为重要。 

  人活在世上.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为中华民族做贡献,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强国之志。一个人有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即使受了很大挫折也不会退却。在文革期间,我险些丧命,但国家恢复常态后,工作热情未减,而且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人际关系便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表现在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方面。 

  第一是诚信。诚信可以使一个集体团结,这是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变社会风气的必由之路。 

  第二是平等待人。助人为乐,人人平等,世人皆知,但是真正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我在这方面可能有些特点,所以找我的人很多,因为帮助了别人,别人取得成就,国家受益,我自己也有成就感。 

  第三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一个人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才不会自寻苦恼,否则老觉得自己委屈,而不快乐。 

  第四是不要妒忌。妒忌会造成不团结,互相拆台,以至可以办成的事办不成。对单位或部门来说,也是一样,由于妒忌怕别人超过自己,就想办法压制对方,这样受害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 

  最后,我想给年轻人说几句话。我的复杂经历使我养成了海纳百川、包容和容忍的性格。由于我们这代人饱受战乱之苦,所以感到中国必须富强起来,别人才不敢欺负,从而培养出坚定的爱国信念。据说媒体调查,中国的幸福指数不高,其中有些年轻人不太了解过去,往往和发达国家的同龄人相比,于是对现状有些不满意。我建议从娃娃时期就应该学习点中国的历史,使他们知道中国之所以有今天,来之不易。你们这一代将要实现在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你们应该立下这个伟大的“强国之志”。没有志气,就没有做事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否领先于世界,就靠年轻的一代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除了依靠每个人的努力以外,也要靠科技体制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研究中,要胸怀强国之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就可以有志者,事竟成

 

诵读人:中国科学院朗诵艺术团  彭丽玲,现任中科院京区老年文联副主席,中科院朗诵艺术团、老年朗诵艺术团副团长,中科院新媒体创作协会副会长 

  • 编辑人:
  • 审稿人:
  • 下一篇:任鸿隽:科学精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