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朱道本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青年人应有大志向,投身科学事业”的文章,勉励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要瞄准世界前沿科学,善于做交叉研究,同时要树立科学价值理论,为国效力。
作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深深体会如果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别人的真正尊重。在剑桥学习期间,当我和英国同事在伦敦著名的温布利大球场为英国和智利球队比赛喝彩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疑惑我是在为谁喝彩?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美国对中国开启了疯狂的甩锅模式,同时不择手段的加大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力度,都促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如朱先生所寄语的,牢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立足本职研究岗位,树立大志向
我于2004年进入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胡文平研究员课题组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到硕博连读研究生生涯,再到毕业留所工作,其后出国留学回到有机固体实验室组建课题组。在有机固体实验室10多年的经历里,有机会参加朱道本先生在各种场合所作的精彩的科学演讲;切身感受朱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敬业精神、为人处世以及科研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言传身教;有幸面对面亲耳聆听朱先生深入浅出的知识传授、研究结果讨论和研究领域前瞻分析。例如,2016年初我向朱先生汇报建立课题组要开展有机二维晶体方面的研究,朱先生鼓励我这个方向很好,但对于二维的概念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材料尺度本身,而是要体现其研究内涵,无机二维材料研究先进性在于单原子层结构是所体现的奇特的光电性能,如从间接带隙变成值接带隙的转变等。因此,我从单分子层分子晶体这个极限尺度出发,不断探寻超薄有机晶体材料在基础研究和未来应用方面的独特性和优势,努力拓展有机二维材料的研究内涵。在朱先生启发和指导下,我们目前已经证明单分子层分子晶体在有效减小晶体管的体电阻、显著增强器件传感性能以及降低器件阵列性能波动性等方面有显著的研究优势。未来希望利用这些优势突破有机半导体中的电荷传输机制研究和有机电路应用方面的瓶颈问题。同时,朱先生也鼓励我们抓住观念创新来选准方向,比如开展前沿研究工作,包括有机自旋电子学、有机拓扑绝缘体以及分子尺度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新奇量子效应等。
在朱先生的领导下,有机固体实验室形成良好的人员梯队,布局了多学科交叉领域,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理论物理和器件物理等,提供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结合这些基础并拓展所内外合作渠道,课题组将围绕分子设计合成、分子组装、电荷传输物理机制和电路应用等相关领域,开展交叉性、前瞻性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逐步形成特色交叉创新研究。
2. 做好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传递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朱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形成严谨认真、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科学精神,自身作则并引导学生为国科研,瞄准世界前沿研究。要和学生探讨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做科研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存在的基本科学问题等,帮助他们理解研究目的和目标;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哲学辩证法学、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科研的基本方法学;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文献,参加会议、学习其他资料以及深入浅出的讨论,帮他们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探索因材施教方法并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激发他们创新的精神。保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社会才有大发展的责任感,育一流人才、创一流思想、产一流成果,为实现我国化学强国做出贡献。
3. 做好科普宣传工作,体现科学价值理念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内容,开展公众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社会责任和科学价值理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什么样,决定国家的未来就是什么样。要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让他们感受科技的魅力,感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新浪潮。我有幸连续参加了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与中国科学院工会主办的“关爱青海科普性”和“科普扶贫四川行”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深刻感受到中学生对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文化和科学价值教育的渴望。因此,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热情、积累更多的经验来参与公众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化学研究所 有机固体党支部 江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