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各尽所长、奋战一线、潜心科研攻关,为防疫抗疫贡献力量。中科院高能所根据党中央疫情防控精神、中科院党组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模式,科学合理开展防控工作,在特殊时期,切实做到防疫科研两不误。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江门中微子实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多个空间项目等春节期间不停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推动科研工作开展。
春节坚守 高能物理取数不间断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春节期间稳定运行,这也是该装置连续12年春节期间照常运行。2020年BEPCII将首次以恒流模式进行对撞模式运行;北京谱仪III(BESIII)将在质心系能量4.6 GeV以上采集数据,研究奇特强子态和粲重子衰变性质。自2019年12月20日BESIII开始本轮高能物理实验数据采集,BESIII已取得4.6 GeV能区世界上最大的数据样本,并于1月14日和2月5日分别完成高能量点的数据采集任务,目前已调整到4.66GeV能量点继续运行。
疫情期间,加速器中心运行团队临时调整运行、Oncall人员,在线提前讨论部署模式转换和运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BESIII国际合作组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部署运行值班计划,取消国外和国内京外人员值班,安排在京人员承担值班任务;增加远程诊断和处理,保证数据采集正常进行;同步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数据刻度、重建,方便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探测器状态。
优化施工方案 推动江门项目关键任务早日完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配套基建工程是直线工期上的关键任务,春节期间,项目副经理与百余名施工人员一起,坚守在施工现场。通过优化阶段性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春节爆破限制对施工的影响,力争早日完成基建工程,为探测器早日进场安装做好准备。
疫情发生后,项目组与当地主管部门加强对施工现场防疫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目前全体施工人员身体状况正常,工程施工有序开展。
高原奋战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进入发现期
春节期间,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1/2规模阵列稳定运行,为应对突发疫情,科研人员通过在线监测、远程讨论等方式分析、优化运行,确保数据获取持续稳定。从除夕当晚截至目前,LHAASO的一平方公里地面阵列(KM2A)已获取1.6亿宇宙线事例,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获取580亿个事例,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获取0.2亿个事例。
科研人员完成首批KM2A 1/2阵列数据的重建以及月亮阴影的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个月装置的观测显著性达到了20倍标准偏差。科研人员利用现有数据完成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扫描结果的更新,结果表明,LHAASO在50TeV以上累计灵敏度首次超越运行多年的美国HAWC实验,成为伽马天文观测最高能量窗口内全球最灵敏的探测装置之一,进入实验发现期。
多个空间项目有序开展工作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后随X射线望远镜、中法天文卫星伽马射线监测仪、eXTP重大背景型号等空间项目做好疫情应对,国内外会议和评审均采取视频会议形式;为保障后续硬件生产实施计划节点,加强同外协单位沟通,适应性调整计划流程,并采取日报和周报制进行进度跟踪。
HXMT卫星在轨观测正常进行,生成标准科学数据产品约350GB。其他空间项目均正常开展各项设计分析、调试和测试、软件开发、报告编写和评审工作。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项目组配合相关防疫政策,及时制定了软件研发在线工作,硬件研制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和现场办公相结合等方式灵活推进工作。
除此之外,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已于2月3日启动加速器及相关专业的调试和运行,为2月底恢复供束、达到100kW打靶束流功率设计指标、合作谱仪的安装等工作做好相关准备。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也已根据防疫防控要求,做好复工准备。
疫情期间,网络视频会议需求大增,超过了原有视频会议系统的容量,高能所计算中心紧急部署新的视频会议系统,从技术上支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疫情当前,更应守岗尽责,担当奉献。中科院高能所科学应变,统筹疫情防控和科研攻关,确保科学研究不掉线;科技工作者们以唯实求真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在科研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