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自然史所董光璧研究员在“第四届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暨纪念我国氢弹首次爆炸试验成功50周年座谈会”做学术报告

  

  616日,中国核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暨纪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军队代表、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916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弹一星”纪念地政府部门、社团组织(中国核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新闻媒体及企业特邀代表出席论坛和座谈会。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著名科技史专家董光璧研究员、党委书记袁萍、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主任张九辰研究员、副主任孙烈研究员出席会议。  

  “两弹一星”功臣、曾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核物理学家吕敏院士等9位专家做大会学术报告,其中董光璧做“继往开来——论‘两弹一星’工程的启示”报告。  

  五十年前的19676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进行了首次氢弹爆炸试验,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成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即发贺电,祝贺这一伟大成就,向干部、工人、科学家、解放军指战员表示慰问。贺电指出:这次试验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在军事上使中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氢弹试验成功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已进入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  

  董光璧在报告中强调,“两弹一星”工程是中国科学事业史上“英雄年代”的标志。它不仅实现了预定的军备战略目标,而且通过“军转民”生长出两个新兴的产业群——核工业和航天工业。这些产业技术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微观实验装置和空间实验环境。  

  董光璧认为,其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其他大工程,都不能与“两弹一星”工程媲美,中国人民期盼一个更伟大的工程。我们纪念氢弹试爆成功50年,就是要思考如何“继往开来”,把中国的科学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两弹一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超越先贤的大科学工程,是当代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历史使命。  

  董光璧在报告结束语中表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争立世界民族之林,要为全人类做贡献。我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牺牲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我们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廉价劳力。但生命和劳力已不再受青睐,贡献智慧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