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三代人 五十载 两亿年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将我国古生物学家历时半个多世纪在青藏高原发现的精品化石,从论文里“请”出来,从标本库里“请”出来,在中国古动物馆策划了“雪山下的远古世界——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成果展”。
这也是青藏高原壮丽恢弘的生命演化史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呈现。
论文里走出的标本
17世纪,欧洲探险者陆续进入中国西藏,他们首先开启了在青藏高原的探险之旅。
“实际上,科学家也是如此,越是困难的地方,他们越想到达。”中科院院士邱占祥说道。
据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策展人之一的吴飞翔介绍,此次展览以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化历史为框架,回顾和梳理了三代科考人完成的科学成果。许多反映了高原环境演变过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珍贵化石标本,还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1966年,邱占祥和同事在珠峰地区考察期间,于定日附近采集到了巨大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不久,科考队又在藏东南地区发现了大量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
在大批恐龙灭绝后不久,西藏地区经历了一个重要事件,在海洋里往北漂移的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了碰撞。碰撞之初,喜马拉雅山系还不存在,这里还是一片平原,分布着热带森林。
科考队在藏北色林错附近找到的数以千计的化石,就再现了那里3000万~2000万年前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化石中有热带鱼、蛙类、鸟类、棕榈、臭椿、浮萍类。
到了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生态体系又发生了重大转折。犀牛化石和鱼类化石显示,那时高原海拔已近3000米,气候温凉。
进入上新世,高原终于隆起到接近今天的模样,科考队在阿里地区札达盆地发现多个冰期哺乳动物祖先类型的化石,冰缘环境已成形。
高海拔,外加冰天雪地的环境,对人类生存提出了巨大挑战。
“很多人以为青藏高原是整个地球上人类最后踏足的地方,事实却并非如此。”古脊椎所副研究员张晓凌指着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夏河人化石说道。经过测年,该化石至少形成于距今16万年前,是古老型智人的一种。
不仅如此,青藏高原还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表明远古人类早在更新世中晚期就开始了对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开发与探索。
这些化石一次次刷新了先前对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时间和史前人类高海拔环境适应的认识。
看见历史的“枢纽”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演化实验室”,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要完完整整拼凑出两亿年来高原的生命史。
古脊椎所所长邓涛表示,在早期,青藏高原的科考活动和发现主要是为了填补知识的空白、积累基本的科学资料。往后,时间的脉络越来越连贯,在空间上由点到线到面逐渐扩大,这段宏阔的叙事会越来越完整。
例如,近10年来,高原古生物的一系列新发现,帮助古生物学家较全面地审视了高原在影响新生代世界生物多样性演变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起源的生物通过扩散影响新近纪的生物地理格局,而中国及其邻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则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强烈影响。他们为此总结出3种模式。
高原特有的淡水鱼类区系的主要成员裂腹鱼类的演化历史,构成了“演变与隆起并进”的典范,是土著物种本地起源的代表。
冰期动物群的祖先类型、豹亚科的祖先,还有胡颓子科等一些植物的早期代表,有的“走出西藏”扩散至北极圈地区,有的扩散至亚洲、非洲和美洲。
臭椿在印度次大陆起源,随板块碰撞首先扩散至西藏,后经西藏扩散至东亚、欧洲甚至北美等其他地区;淡水鱼类中的攀鲈在东南亚起源后扩散至西藏,并经印度次大陆最终拓殖于非洲。西藏因此成了它们洲际扩散的跳板。
正是青藏高原为物种起源、分化与全球扩散创造了条件,影响了现代动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替,邓涛及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术观点——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枢纽”。这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呈现内容。
科学与艺术的耦合
本次展览还有一大特色,展区辟出了一个独立的“科考艺术”单元,用来展示不同类型的与高原古生物科考直接相关的原创艺术品。
其中有精选的高原古生物复原图,包括不少科考队员绘制的科学插图。吴飞翔说,这是科学数据和科学思想的艺术再现。它难就难在,“笔墨素彩之间有思辨,有取舍,更有观点和立场”。
此外,还有职业艺术家以科考为主题制作的艺术作品,如高原古生物科考宣言“演化千万载,生命逐山高” 的籒文刻印,中国国家地理专职摄影师、知名高原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的大片。值得一提的是,科考队还特别制作了 “高原古生物科考纪”的原创视频。
科学和艺术是一物的两面,透过它们,公众可以实实在在走进这群古生物学家孜孜以求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