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曾经震惊世界 如今成就满满
1929年12月2日,第一颗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在周口店出土,“北京猿人”震惊世界,中国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也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1929年4月,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北京成立,以系统挖掘周口店化石;1960年,其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90年来,这个所英才无数,代表了中国化石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准。12月2日,研究所在北京隆重召开建所90周年纪念大会。
应运而生,振奋民族精神
新生代研究室的成立起源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工作。1921年起,各国科学家先后在周口店开始发掘研究。1928年,首任所长杨钟健和学界前辈裴文中等人先后参与科学发掘。1929年年底,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消息传遍世界,成为古人类科学走向兴旺发达的首个里程碑,这也是现代中国第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
尽管时局动荡,内忧外患,在杨钟健先生的带领下,裴文中、贾兰坡、胡承志、卞美年、李悦言、王存义、刘东生等人克服艰难险阻,迁徙辗转,却未曾停下科研工作,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事业也未曾中断。抗战期间,杨钟健在云南省发现了许氏禄丰龙化石,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研究、发表、复原、装架,振奋了国民士气。而令人痛心和遗憾的是,在1941年,北京猿人头骨标本全部遗失,至今下落不明。
励精图治,迎来科学春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随着吴汝康、周明镇等相继归国,吴新智等考上副博士研究生,张弥曼、邱占祥等留苏回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几十年来,古脊椎所组织了中苏中亚古生物考察、中加恐龙联合考察等等,1990年开始的中国—美国泥河湾旧石器遗址发掘与研究项目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批准的首个涉外考古项目。
科学家们以建设祖国为己任,在支援石油开采等领域展开研究。张弥曼关于对海相胜利双棱鲱的研究冲破了当时盛行的“陆相地层生油”理论的束缚,为我国石油工业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几十年来,所内创办学术期刊和科普杂志,在全国组织大规模野外调查“摸清家底”,发现了棘鼻青岛龙、巨猿、“九龙壁”、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第六个头盖骨、黄河象、禄丰古猿、大荔人、和县猿人等一系列重要化石。
勇攀高峰,创建学术重镇
1993年中国科学院全面深化改革至今,古脊椎所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仅在《自然》和《科学》上就发表130余篇高水平论文。祖国南北写满了他们的发现:蓝田直立人化石、水洞沟鸵鸟蛋片装饰品、安徽模鼠兔、广东南雄盆地的粗皮巨形蛋……
梦幻鬼鱼指示晚志留世的分化事件,中国始喙龟填补了龟类演化史上“缺失的一环”,黑果蓬摩根齿兽代表了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阿喀琉斯基猴是已知最古老、最完整的灵长类骨架,道县福岩洞人牙披露出东亚最早的现代人踪迹……
潘氏中国螈填补了亚洲鱼石螈类的空白,南雄化石填补了古新世哺乳动物群的空白,尼阿底石叶填补了青藏高原具有确切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
迄今为止,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领域共有9名院士,全部来自古脊椎所。目前,研究所拥有亚洲最为丰富的标本馆藏以及世界最大规模的化石修理团队,还有最完善的实验技术支撑平台,如自主研发的三位扫描和复原平台、国内首套专业应用于古人类研究的DNA分析技术平台等等。古脊椎所正在建成世界知名的学术研究中心,更多奥秘将在这里揭开。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9-12-03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