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走进神农架的科考“特战队”
来源:《国科大》 作者:韩扬眉 温家林 海芋 发布时间:2017-1-11
2017年是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的开局之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所”)研究员张百平率领项目组成员走进了秦巴山地东线展开全面的野外调查工作。考察路上,被蚂蟥叮咬、土蜂蜇人,险情不断……“我从未参加过人数如此之多、时间如此之长、任务如此艰巨、环境如此险恶的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张百平的博士生余付勤一口气连用4个“如此”来形容读博士后遇到的第一块“硬骨头”。
“南坡土壤已经饱和了,根本无法行走。”
“大雾天气里,山顶上比人还高的箭竹很容易让大家迷失方向。”
“要不就撤吧,这么多人都在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肯定不能推到明年,明年的任务更重。”
……
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晚上10点,在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关于第二天是否去神农架南坡开展工作,十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张百平眉头紧锁,一会儿单手托腮,一会儿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时而抬头、若有所思,时而又加入讨论。此前,同样的问题,晚饭时就讨论了将近3个小时。
神农架的雨,一连下了两个多星期,还未被开发的南坡,没有步道,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土地“喝饱”了雨水,就像一块儿无穷厚的海绵,这让即将结束的野外考察工作寸步难行。
等待?二十多号人滞留在这里,对于人力、财力来说都是浪费。
撤回?倘若今年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就得留到明年,那么明年原本就很繁重的任务又要“再加一码”,而且此举涉及数家科研单位的几十位科研人员的时间,很难协调。
然而,让张百平最揪心的还是考察队员的生命安全。
“明天我和赵超先去南坡探路!”将近11点,张百平让大家先回去休息,决定第二天带着“大弟子”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再作下一步计划。
张百平,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所”)研究员。2017年4月,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申请的科技部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正式启动,该项目有12家高校与科研单位共计100余人参与。
2017年8月,张百平带领20多位科研人员以及博士生先后走进了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进行野外考察。
独当一面
如何保证庞大的项目团队有序运转,除了张百平这一“总指挥”的运筹帷幄,他的3位博士生个个都能独挑大梁。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级博士生余付勤是张百平最小的学生,在秋季入学前1个月就已经开始真正参与该项目的工作。她身材清瘦,一束马尾慵懒扎起,与她交流、见她做事时,才发觉余付勤远没有看起来那样弱不禁风。
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她跟随项目组完成了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巴山地东部样线和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3个区域的植被调查。“在参与这个科考项目之前,我从未参加过人数如此之多、时间如此之长、任务如此艰巨、环境如此险恶的野外科学考察活动。”余付勤一口气连用4个“如此”来形容她博士入学后遇到的第一块“硬骨头”。
2017年10月10日,余付勤带领植被—土壤小分队与张百平带领的大部队分开,开展“样线”(209国道宜昌到神农架段)植被调查工作。
209国道是通往神农架的必经之路,考察队沿香溪河两岸的高山峡谷地带布线。小分队乘车沿着209国道,每隔5公里停一次,爬陡坡、钻树林,寻找更好的采样点。“我们想要的样地很多都被人工破坏了。”余付勤说。样地需要满足的条件必须是有天然的原生林、次生林,以及未被人工破坏的植被和土壤。为此,他们必须走到更远的山坡上,寻找合适的样地,挖剖面、取土样、打样方、认植物。
4天内需要完成9个样地的采集,他们每天早上7点出发,下午6点返回,工作提前完成了则就近找个农家“凑合”吃顿午饭。“样地距离哪里近,就住在哪里”,4天,他们换了3个宾馆。几天的相处,余付勤成了大家公认的“女汉子”。
与余付勤搭档的是她的师姐王晶。“老师,您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 “大家等一下,我去办理” “还有什么需要您随时告诉我”……放眼望去,人群中那个声音清脆嘹亮、身形娇小跑来跑去的女生就是王晶,今年博士二年级的她,对于野外考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承担着团队中大小事务的协调工作。
王晶形容自己“有些神经大条”。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路上,时常有小溪流淌,有一次,看着略急但并不宽的小河,王晶心中暗想:这次过河也太容易了吧,不用脱鞋、不用挽裤腿,走着就过去了。可就在当她即将踏上大石过河的那一刻,右脚打滑,身子左倾,瞬间摔入最急的一段水流里。鞋子灌水、裤子湿透,半边身子湿透了。她“呵呵呵”地傻笑道:“这衣服的防水性能真不错,衣服兜里灌的水都不往下漏。”
采样时,王晶主动背包,以方便大家开展工作;神农架温度最低的那几天,王晶正巧身体不适,用几片暖宝宝贴身便开始工作。张百平称她“别看王晶瘦小,却有着大能量”。
只剩下神农架南坡的工作了,但连续的阴雨天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据当地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神农架南坡1500~2100米之间,属于“无人区”,林密坡陡,容易迷路。曾有专业人士挑战过南坡马家沟,仅仅徒步穿越就需要5个小时。“山顶多箭竹灌丛,穿越灌丛我们要寻找合适的采样点,还要负重前行,确实困难。”博士三年级的赵超说。
那天的讨论直到深夜,大家步履沉重,回到各自的房间。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雨停了。张百平和赵超找了当地的向导,决定以小分队的形式穿越神农架南坡。采取了“两头先行、中间突破”的方案;分两天在顶部和底部先工作,最后自上而下穿越南坡中间部分。
野外考察最后一天,为了节省时间,天还没完全亮时赵超就带领穿越小分队从海拔2777米的天际岭下行到海拔1500米处,沿途完成了神农架南坡最难穿越路段的植被调查与土壤取样工作。
科考路上
项目组在神农架找的一位协作人员,对他们在雨中工作表示震惊,回来当晚就给张百平打电话说受不了要退出。“在外人看来,我们的工作很好,好像在四处游玩,其实不是。下雨天从野外工作回来,从腿到脚尽是泥巴,都不好意思进宾馆,怕给人家踩脏了地毯。”同行的项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王艳强老师笑着说,并指了指被他挂在树上的干粮带,里面装的是大伙的午饭:馒头、咸菜、火腿、鸡蛋和水。“吃饭时也不敢一直坐着,得来回走动,不然会被土蜂、蛇、蚂蟥等咬到。”
在河南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大家沿步道翻山至南召宝天曼北坡的过程中,张百平偶感不适,翻开裤脚发现不知何时被旱蚂蟥叮咬。旱蚂蟥形态与水蛭相似,黑灰体色,柔软细长,以吸食人畜血液为生,可分泌麻醉剂,吸食时无痛感不易被发现,创口往往流血不止。“我还没拍照,蚂蟥怎么就被拿掉了。”张百平打趣道。“其实,被叮咬后张老师的患处极不容易止血,可他总是微笑面对大家,不让大家恐慌害怕,照顾好每一位学生。”王晶说。
旱蚂蟥难对付,土蜂更是不好惹。项目参与者河南大学博士后王葆辉在选择合适的土壤剖面时,不小心惊扰了坡上蜂巢里的土蜂。王葆辉冲下山坡时,被甩掉的几只蜂飞到了正专心挖土的河南大学教师崔洋头上,等崔洋想用衣服遮挡躲避时,半厘米长的蜂针早已扎入头皮。不出10分钟的工夫,崔洋头皮红肿起包,半边脸也呈浮肿状。“这种土蜂蜇人特别痛,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还挺能忍。”当地老乡说。
科考的路上,除了苦和险,当然,还有温暖和快乐。8月28日,恰好是中国传统的“七夕”,当城市里的情侣们在你侬我侬的享受美食、逛街观影时,考察队的成员们集体过了一个难忘的“情人节”。
天蒙蒙亮,项目组26人组成的“丛林小分队”已出发。植被组携带GPS、相机、胸径尺、测绳等工具走在前面,土壤组携带铁锹、铁铲、土钻、铝盒等工具紧随其后。就在考察工作进行到接近一半时,雨越下越大。唯一的一把雨伞给了团队里4个女队员,4个女队员用身体护住相机。随后,大家来到之前打探过的一个山洞躲雨,花岗岩形成的山洞大致分两层,底层狭小、深邃;上层宽敞、明亮,可观雨帘。“我们是现代版的‘山顶洞人’。 ”张百平笑着说。
除了负责样地的选点工作,张百平还肩负团队“摄影师”的职责。在雨中,他一手给正在工作着的学生们打伞,一手给他们拍照。每天工作结束,他都会在工作群里分享照片,有一本正经的,也有戏谑打闹的,在哈哈大笑间,白天的辛苦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张百平很享受这一切,他认为,野外考察与坐在办公室写论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野外时,人的整体状态是自在的,身体虽累却值得。“环境愈严酷愈美丽,正是由于地理环境极度特异,才造就了最奇绝、最难以置信的风景,从而更能激发我们对自然的无限惊叹,这是地理工作者的福利。”
以身作则
从2015年起,赵超逐渐成长为张百平的得力助手。“硕士期间,有师兄师姐带着做,现在读博士了,张老师放手让我干,我就要负起责任来,珍惜这个锻炼机会。”赵超说。
这是张百平培养学生的方式——在他的团队里,每位博士生都会独立承担一个小项目,从申请、实施到最后项目结题,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最重要的是营造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团队氛围,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张百平常跟学生们讲,在读博士的几年中,提升综合能力可能比单纯的提高方法技术更为重要。小到野外考察的订票、人员协调等细节,大到独立项目的实施,“这些对他们的训练是非同一般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逐渐被培养起来了。”
张百平曾经的学生,目前在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的肖飞,也会有意地学习导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去培养自己的学生。
2006年毕业的肖飞告诉笔者:“从张老师申请下这个项目之后,我就一直在参与。”对于他来说,这里面有工作,更有人情。“毕业这么长时间了,通过这个项目把大家聚在一起,跟张老师、各位专家以及师弟师妹共同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肖飞坦诚地对张百平说:“经费不是问题,没有经费我也愿意参加。”
“人的很多能力是需要磨练的,磨练才能提高”,张百平说,带着学生一起到野外考察,既磨练了自己,也影响了学生。从立项到启动,从宝天曼到神农架,张百平没有缺席任何一个环节。“很少有首席科学家野外考察全程都在现场,从大方向到细节,无微不至。”这是科考队员对张百平最多的评价。
当大家开会讨论谁去比较危险区域考察采点时,张百平总是一再坚持:“我可以上,没问题。”正因为导师的以身作则,每次决定轮休时,大家推辞半天也定不下来。
张百平很细致地关注到每个成员。周文佐是西南大学教授,也是项目参与者。一次采样结束后,长距离的盘山公路让原本在雨中工作一天的周文佐晕车呕吐,没吃晚饭他就回宾馆休息了。晚饭时,没有看到周文佐,张百平立即打电话询问……“这段时间因为天气原因,很多工作要调整,项目组那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这点小事张老师还挂在心上,很感动,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周文佐说。
对于自己的学生张百平会称呼他们的小名:小王晶、小余、莎莎……他说:“年轻的时候我把学生们当成兄弟姐妹,现在我把他们看成我的孩子。”
采访完张百平,他带笔者到当地的镇上遛弯,看到卖烤松子的小贩,张百平便上前询问,摊主介绍,松子的外形很像菠萝,既可食用,也可观赏。张百平一边挑一边拣:“这个挺好,我要三个,给我的学生一人送一个。”
“这个家庭很温暖,我很幸运遇到张百平这样的好导师!”王晶告诉笔者。
10月24日,“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7年度野外调查顺利完成。从神农架返程的途中,参与这次考察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王艳强老师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身着宽大的不同色彩雨衣的队员们,各自找个落脚处,人手一个食品袋,大快朵颐地享受着馒头配香菇酱的美味,带着笑容,看着远方,欣赏着如画般的美景……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