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小小防雾剂 解决大麻烦——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师金小玲的抗疫故事
金小玲(中)与同事正在进行防雾剂实验。
2月6日中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师金小玲接到了实验室主任宋延林研究员的电话,“所里已经批准了咱们研制防雾剂的申请,你可尽快到实验室来。”
挂了电话,她转头告诉6岁的儿子:“今天妈妈陪你最后一下午,明天开始就要上班去了。”
这一做,就没有停下。截至发稿前,金小玲所在的中科院化学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已经赶制出900多瓶防雾剂。陆续运送到湖北省各个医院,支援北京、河南、广东、安徽、辽宁、四川、上海、江苏等省市的援鄂医疗队,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告别“雾气弥漫”“白花花”的护目镜,高效开展救助工作。
金小玲作为党员,在春节休假期间,时刻关注着疫情新闻。偶然间,看到一张医护人员的眼镜、护目镜被蒸汽覆盖的照片。“医护人员一工作至少好几个小时,视线都被遮挡住了,还怎么开展工作?”她心想。后来,她多方确认情况。有护士反映,“护目镜起雾严重,扎针时找血管都费劲。”
考虑到自己所在的实验室有材料表面浸润性的研究基础,她思考能不能利用这些给医护人员做一些防雾剂?
经与实验室主任宋延林沟通,金小玲的想法得到了肯定。2月7日一大早,她便赶到实验室,进行防雾剂的研制、试验。
普通的眼镜、护目镜会在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起雾,严重时会形成水珠,水珠对光的反射、折射作用强,会遮挡视线。
而只要改变表面材料遇水时的状态,就能缓解起雾反应。
金小玲和同事沙栩正博士、杨明博士利用亲水性材料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这一原理,配制出了以纳米粒子、聚合物、乙醇、水为主要成分的防雾剂。该防雾剂基于亲水性纳米材料,可以在镜片表面形成亲水层。当微小水滴在其表面凝结附着时,会迅速铺展成水膜,显著减少散射,从而提高透光性。
他们利用几种常见的护目镜,在100℃蒸汽中、室内、户外、从户外进入室内等不同环境下进行了对比实验,防雾效果良好。
2月8日,金小玲等人完成了56瓶防雾剂的分装工作,定向捐赠给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河南省援鄂医疗队。同时,也捐赠给了中关村医院、海淀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及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
受道路管制影响,运输并不容易。金小玲等人对比了几家物流公司,发现只有一家做湖北地区业务。
“第一批防雾剂寄出后,在分拣中心滞留了好几天,迟迟送不到医院。可我们无法到现场去督促,心里很着急,只能不断打电话沟通情况。后来,院里、所里都帮着我们联系,直接与物流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对接,运输时间从8天缩短到3~4天,效率提高了很多。”
每次戴上眼镜和护目镜之前,医护人员只需用棉签蘸取,涂一层薄薄的防雾剂,就能保证4~5小时内不受雾气影响。中科大附属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金小玲,“防雾剂非常好用,只是医生护士们处于隔离区,没法拍照片。”
听到这些反馈,她说自己“非常开心”。“我们做的事情虽然小,但只要疫情防控需要就是值得的。团队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可比对着新闻干着急好得多。”
金小玲每天早出晚归,连续加班20多天。对她的儿子来说,妈妈晚上早点回家、周末陪他玩成了最大的心愿。前不久,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举办疫情绘画征集活动,小家伙把妈妈做的防雾剂画了出来,还画上了涂抹方法,金小玲说感到“很欣慰”。
除了防护镜起雾,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不透气也是个麻烦事。经过数小时的奋战,全身都湿透了。
“我们曾经对材料做过超疏水处理,这可能对防护服的材料选择有帮助,希望今后能开展卫生防疫方面的研究,让医护人员有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状态。”金小玲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