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科普与科创: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科学技术呈现突破性发展的新态势,科技创新成为当代文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基于此,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的规模和速度也在加快,不仅推动着创新成果的全民普惠,提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力与生活水平,而且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深刻变革。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实力正在整体跃升,让世界瞩目的科技前沿成果不断涌现。“神威·太湖之光”三度摘得世界超算桂冠,自主研发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展现了中国深度,“中国天眼”FAST启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及我国首颗碳卫星成功发射……这些成果重新定义了中国创新的高度。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市场换不来,有钱也买不来。”中科院院士丁奎岭认为,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始终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引领和支撑作用,凡是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的国家,都率先实现了经济腾飞并进入现代化行列。
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日益增强。TD—LTE产业链日趋成熟,2016年末4G用户数超过7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两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60%以上;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88公斤。
同时,我国科技队伍也在茁壮成长,结构明显优化,量质同步提升。据统计,目前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人才为先,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经全球化、白热化。创新事业的推动和发展,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凝聚人才的土壤和机制。”丁奎岭说。
科学普及服务创新发展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曾指出,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补齐“短板”对于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普工作迎来重大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主要体现为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科普人才队伍持续增长,科普场馆建设得到充分重视,科普经费投入稳定提高,科普传播形式日趋多样化,科普作品大量涌现等。
据中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科普人员205.38万人,科普场馆共有1258个,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科研机构和大学达到7241个,科普专项经费达63.59亿元,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63元。
“公众是科技创新的土壤。一个国家,要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国,首先需要全民对科学感兴趣,愿意了解科学、亲近科学,从事与科学有关的职业。”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认为,只有全民科学素养提高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国。
肩负科创与科普的使命
中科院院士黄维表示,科技工作者要瞄准可能产生革命性突破的重点方向和国际科学前沿热点问题,力争突破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同时,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创造者,义不容辞地肩负着科学普及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始终把科学普及当成重要使命。中科院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包括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大量高水平科研设施和成果,渐成规模的期刊群、科普基地等。依托这些资源,中科院组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普惠千万公众。
“科普的关键在于普,在于有效地传播。”郑永春认为,科学家做科普首先要跟其他传播手段进行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这样才能达到好的科普效果。
“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不能变成可做可不做的‘副业’。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人才队伍,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希望能有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把我们对科学普及的重视,由‘口号’落实到‘行动’上。”郑永春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