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项目(BASS)自20171月发布了第一版本(DR1)的数据之后,获取了新的观测数据并对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经过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生成了第二版本(DR2)数据产品,现向全世界公开释放 DR2首次加入了由美国主导观测的z波段图像。BASS巡天作为开创性的公开巡天项目,在数据所有权和科学研究方面秉承开放的态度,欢迎国内外天文学家使用。  

  BASS是国家天文台和亚利桑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国家天文台的周旭研究员、邹虎副研究员以及亚利桑那大学樊晓晖教授。BASS项目计划利用美国的2.3Bok望远镜在3-4年内完成北银冠天区5500平方度的gr波段的图像观测。BASS同美国另外两个巡天项目(DECaLSMzLS)为下一代光谱红移巡天项目DESI提供光谱选源星表。其中,MzLS观测BASS相同的区域,提供z波段图像。 

  BASS巡天经历了三年的观测(20152017年),总的观测夜数超过250个,目前已经完成全部面积的72%BASS巡天还需要约100个观测夜完成剩余巡天观测,并确保所有观测区域满足事先设定的深度要求(g=24r=23.4等)。MzLS利用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的4Mayall望远镜在20162017年间观测了全部巡天的76%。它将在20182月份前完成剩余全部观测,预计深度为23等。 

  BASS巡天于201512月和20171月分别释放了早期版本数据和DR1数据。20176月,BASS巡天数据正式并入DESI图像巡天数据产品,为将来DESI光谱巡天做准备。相对DR1只包括BASS巡天2016年之前观测数据而言,DR2包含了BASS巡天2017年之前观测的所有数据,并首次包括了MzLS巡天的z波段数据。DR2采用了更新的数据处理软件。关于位置定标,采用了最新Gaia释放的星表作为参考星表,定标精度达0.03角秒,远高于用SDSS/2MASS做参考星表的定标精度。除了采用Pan-STARRS释放的星表进行外部流量定标外,还采用了新的内部定标算法对图像进行定标矫正,提高了流量定标精度。测光方面,我们采用了全新开发的测光软件进行测光。测光结果表明 BASS的测光精度明显优于SDSS,测光深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 

  DR2产品包含了处理的单曝光图像、单曝光星表、合并图像及星表和星空导览(sky viewer),相关的数据和说明见BASS巡天数据释放网页。相关数据服务获得了国家天文台数据中心和阿里云的支持。图3展示了DR2sky viewer和合成的彩图。DR2的星表包括了3.5亿颗恒星和星系的测光信息,这是迄今国内发表的最大星表产品。未来,BASS巡天项目组还将继续升级数据处理软件并完成所有观测,也将产出更高质量的数据产品,并以此开展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研究。 

  BASS巡天受到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以及国家天文台台级调控经费的支持。 

 

  BASSMzLSDECaLS巡天区域分布图 

 

  BASSMzLS的观测进展,每个波段分别对观测区域扫描3次。 

 

  BASS DR2的天图导览(sky viewer),中央的大星系为M101。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