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青海三江源地区发现高原蝮蛇新种

  

  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高原东南部,其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独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雪豹、兔狲、藏狐、岩羊、高山兀鹫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尤以雪豹最为著名。三江源地区由于海拔高,紫外线照射强度大,温度低等原因,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很低。 

  2016-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沈阳师范大学等单位,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考察工作,在通天河流域发现一种高原蝮蛇,经传统形态学比较、头骨CT三维重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等多重方法研究,发现该蝮蛇系未被描述过的新物种,并依据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将其命名为红斑高山蝮 Gloydius rubromaculatus Shi, Li and Liu, 2017”。该研究发表于欧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SEH)会刊Amphibia-Reptilia2017年第4期。 

  蝮蛇具颊窝,用以探测小型温血动物体表辐射的红外线,然而,该研究在野外观察中发现,红斑高山蝮以蛾类昆虫为食(寡夜蛾属Sideridis sp.),这在亚洲蝮属乃至整个蛇亚目中都相对罕见。 

  新种红斑高山蝮的发现和报道,为中国蝮蛇,乃至世界爬行动物多样性增加了一笔重要记录,对亚洲蝮蛇的分类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同时也为爬行动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CT三维重建技术为化石及现生动物的骨骼形态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在不损伤骨骼。目前中科院古脊椎所应用的225micro CT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发,最高分辨率可达5微米。传统的现生动物骨骼解剖学观察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对标本有较大的破坏。而CT三维重构则可以在不损坏标本的前提下将标本内部的骨骼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

  原文链接

  图1 新种红斑高山蝮 (史静耸 摄) 

  图2 新种红斑高山蝮的头骨CT三维重建模型(侯叶茂 供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