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你信过吗?
1月21日,“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晓。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张梅、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赵斌、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北京邮电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张博等5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澄清谣言背后的真相。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是“2024科学跨年系列活动”组成部分。
作为全国最早开始定期进行辟谣榜单发布的平台,“每月‘科学’流言榜”自2014年1月开始,每月进行科学类辟谣榜单的发布,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及公众关切,至今累计发布940条。
2023年,该榜单共发布了110条流言,涉及多个领域,如科技前沿、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本次发布的“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是在过去一年“每月‘科学’流言榜”的基础上,经过行业专家、新闻媒体专门评审、筛选出的,其中包括全年最具代表性的10条科学类流言。
2023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年度流言
1.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
流言:采集孩子的口腔黏膜细胞样本,就能用基因技术分析智商、情商等指标,评判孩子未来能否成才。
真相:天赋有很多种,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实验和文献研究证明天赋与人类哪些特定基因有关。因此,这样的检测没有科学依据。
基因决定性状是一个基本概念,但是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个人可能带有与某个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但这个基因位点会与很多其他的基因位点相互作用,这些基因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非常复杂,目前这些调控网络还没有被研究透彻。现在科研人员对绝大多数基因的功能并不清楚。
2.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为20.3亿年
流言:中国科学家分析研究了由“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品,并且最终精确测定出月球的年龄为20.3亿年。
真相:科学界普遍认为,月球的实际年龄在40亿年以上,且接近45亿年。“月球年龄为20.3亿年”的说法是对近期月壤研究成果的误读。
月壤年龄和月球年龄不是一回事,此次研究精确测量的是月壤中的月球玄武岩。中国研究者精确测量出月壤样本的年龄为“20.3亿年”,代表了迄今发现的最年轻月球火山活动时间,并不是月球年龄。
3.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因为太空中不能戴眼镜
流言: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不能戴眼镜,因为在太空中戴眼镜可能会带来意外伤害。
真相:航天员的选拔标准确实很高。不过,目前低度近视者是被允许进入太空的。在飞行任务的上升段,存在火箭震动、过载等复杂情况,如果航天员佩戴框架眼镜,可能会导致碰撞等问题,所以航天员在该阶段不会佩戴框架眼镜(可佩戴隐形眼镜)。空间站环境相对稳定,可以正常佩戴框架眼镜。
目前高度近视者仍然不能进行宇宙航行。毕竟高度近视者坐过山车都可能造成视网膜脱落,就更不可能承受火箭发射时的巨大加速度了。
4.电水壶烧的水损伤神经还致癌
流言:电热水壶内胆属于不锈钢材质,其中含有锰元素,在烧水过程中锰元素会析出。长期摄入,可导致体内的锰超标,从而损伤神经,甚至致癌。
真相:电热水壶的制作材料中虽然含有锰,但其是以致密组织存在的,日常烧水很难将其解析出来——即便是持续翻煮1000小时以上,能析出的锰元素也很有限,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5.网红“防猝死套餐”可以预防猝死
流言: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的“防猝死套餐”,每天坚持服用可以预防猝死。
真相:医学上不存在标准的“防猝死套餐”组合。辅酶Q10、鱼油等均属于保健品,目前没有医学指南或共识表明服用这类保健品能有效预防猝死。
目前,心源性疾病占猝死总人群的80%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通常会服用多种药品,如果再服用保健品,一方面会加重肝脏或肾脏负担,另一方面也将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6.睡光板床可以治疗腰椎病
流言:睡硬床可以治疗腰椎病,饱受腰椎病痛困扰的人最好选择光板床睡觉。
真相:人体正常脊柱生理结构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如果床垫过于柔软,则不能提供适当的脊柱支撑;而床垫太硬,则会过度依赖肩、髋支撑,同样会造成脊柱扭曲;中软床(硬板床)能够更好适应人体曲线,使脊柱扭曲最小。
硬板床是相对于欧美人习惯的软床垫而言的,硬板床不是指硬床,更不是光板床,在其硬板上还要铺若干垫褥。那么,如何把握床板上床垫的硬度呢?要记住“3:1原则”,即床垫不能硬到不变形,也不能变形太大。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时下陷1厘米,10厘米厚的床垫下陷3厘米,这样的比例软硬适中。
然后,平躺在床垫上,伸手在脖子、腰部和臀部到大腿这3个明显弯曲的地方摸一摸,看是否有空隙。再向一侧翻转身体,用同样的方法试一下身体曲线凹陷部位和床垫之间是否有空隙。如果手掌能轻易在缝隙中穿插,就说明床太硬了;如果手掌紧贴缝隙,就证明此床垫贴合人体曲线。
7.身份证会被手机消磁
流言:身份证中有磁条,和手机放在一起就会被手机消磁。
真相: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内部根本没有磁条,也就不存在被手机消磁的情况。
如果身份证存在无法读取数据的情况,一般是芯片或线圈损坏造成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身份证的过程中,要避免使其受到扭曲、重压或者暴露在高温下,以防芯片和线圈受损。
8.食用含碘盐可预防核辐射
流言:通过食用碘盐,能够预防放射性碘在甲状腺中的蓄积,以达到保护甲状腺的目的。
真相:我国食盐加碘的目的是防治碘缺乏病。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加碘食盐中的碘含量为每千克20毫克至30毫克。
在核污染事故中,放射性碘主要蓄积在人体甲状腺内,事故发生初期保护甲状腺需要1次摄入“稳定碘”100毫克,相当于1次摄入3千克至5千克食用碘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提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如果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各个脏器造成严重负担,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严重者可能造成脱水,甚至死亡。
9.相机像素越高,拍出的照片越清晰
流言:相机的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就越清晰。
真相:相机成像效果由镜头和机身共同决定,不能单纯追求高像素,相机像素与照片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绝对。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信噪比、空间分辨率、对比度等。比如拍月亮,如果想把月亮拍得比较清晰,需要一个长焦镜头,镜头焦距越长,分辨细节的能力越好。再配合一个高像素、大尺寸的CMOS探测器,提升相机的分辨能力,就能拍出一张很清楚的月亮照片。
10.“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流言:溺水死亡的人可以救回来,只要提起双脚倒立抖两下,让水从嘴里出来后进行心肺复苏就能救活。
真相:溺水者的呼吸道内通常只有少量的水,水会被肺泡吸收,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肺部损伤和血液中氧气不足(低氧血症)。倒挂控水并不能补充溺水者血液中的氧气,控出的水大部分为食道和胃脏中的水。对于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的溺水者而言,及早进行心肺复苏术才能救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