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现任领导
    • 曾任领导
    • 部门设置
    • 联系我们
  • 党的建设
    • 组织架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纪法小课
      • 学习园地
      • 廉洁故事
    • 专题活动
  • 科技创新
    • 科技合作
    • 科创动态
    • 科创视点
    • 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 服务保障
    • 开放共享平台
    • 资源管理系统
    • 条件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
    • 工作需求征集
  • 政策文件
    • 科技政策
    • 科学城政策
    • 开放共享政策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头条新闻
  • 通知公告
  • 科研进展
  • 科创动态
  • 专题
    • 当年专题
    • 党建专题
    • 往年专题
  • 邮箱登录
  • ARP
  • 网上办公平台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
  • 网上办公平台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现任领导
    • 曾任领导
    • 部门设置
    • 联系我们
  • 党的建设
    • 组织架构
    • 党建动态
    • 反腐倡廉
    • 专题活动
  • 科技创新
    • 科技合作
    • 科创动态
    • 科创视点
    • 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 服务保障
    • 开放共享平台
    • 资源管理系统
    • 条件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
    • 工作需求征集
  • 政策文件
    • 科技政策
    • 科学城政策
    • 开放共享政策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科技创新

  • 科技合作
  • 科创动态
  • 科创视点
  • 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1.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创新    科创视点
科创视点

形成国际合作“走出去、引进来”的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3-04-07|【 大  中  小 】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在中国科学院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侯建国院长提出,要推进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快重塑科技国家队,全方位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这进一步强调了“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在全球科技创新人才“争夺战”愈加激烈的当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始终坚持人才“引进来+走出去”策略,搭建了科教融合国际合作体系,为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20年以来,深圳先进院和正在筹建的深圳理工大学每年3人、连续3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我想,这是深圳先进院在创新体制机制下,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定位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深圳先进院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了“敢闯敢干”的创新文化。我们绕开传统科研院所发展的“老路”,在全国率先探索理事会现代院所制度;利用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共建优势,辐射链接全球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网络,形成了研产学资一体化的微创新体系,使深圳先进院加速驶入国际科技创新快车道;借助地域优势,我们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国际化便利条件,加大科技合作,申请的各类国家、地方项目成绩显著,名列国内研究机构前列。

  深圳先进院在全球引才,加速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在深圳开放创新的优势之下,我们坚持全球招聘的人才策略,引进了177位国际人才、927位海归博士员工;我们也加大高水平人才国际化培养,近3年已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近百名博士研究生,逐步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脑科学、合成生物等领域形成了一支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深圳先进院通过落实“广撒网、谋重点、育平台、落成果”的国际化行动12字方针,主动布局“研究所-课题组-PI”等各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申请计划,与国际知名高校院所、国际组织等机构在双方具有优势的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中心与平台等战略合作,和全球5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12个合作项目,包括8个广东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与港澳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1个中外联合研究所、1个诺奖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国际“人才-项目-平台-基地”全链条交流合作支撑和培育体系。

  深圳先进院营造开放创新的国际环境,形成国际合作“走出去、引进来”的良性循环。我们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展示了深圳先进院的学科国际影响力;积极在国际组织、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任职,有效提升创新引领的学术话语权。同时,我们重视保障机制,建设“3H”工程、国际社区等外事保障体系,让国际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员工“走出去”时有信心、有底气,把人才“引进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员,我们深感重任在肩。如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正成为科技创新竞争的焦点,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此形势下,科研机构更应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加大“走出去”力度,主动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作者:樊建平,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


附件下载:

上一篇: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
下一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661266 传真:010-62661245 电子邮箱:kcb@stidc.ac.cn
院属京津地区事业单位
  • 院属京津地区事业单位
  •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物理研究所
  • 理论物理研究所
  • 高能物理研究所
  • 力学研究所
  • 声学研究所
  • 理化技术研究所
  • 化学研究所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国家天文台
  •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青藏高原研究所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大气物理研究所
  • 植物研究所
  • 动物研究所
  • 心理研究所
  • 微生物研究所
  • 生物物理研究所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计算技术研究所
  • 软件研究所
  • 半导体研究所
  • 微电子研究所
  • 自动化研究所
  • 电工研究所
  •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信息工程研究所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行政管理局
  • 中国科学报社
相关链接
  • 相关链接
  • 中国科学院招聘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天津市人民政府
  • 河北省人民政府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