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科考成果亮相上海全球技术转移大会
大会外景
2020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 EXPO)今天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大会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指导,是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览,旨在通过“需求侧引领、供给侧发力,服务侧助力”,建立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力中国创新的桥梁。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科考成果--“冰期哺乳动物走出西藏”受邀参与大会,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主题区展陈。
10月28日,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火星探测“天问一号”、造岛神器“天鲸号”、C919大飞机、人造太阳、“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等国家重点科技创新成果悉数亮相。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
南海造岛功臣“天鲸”号(模型)
C919大飞机
雪龙2号(模型)
作为新时代的重大科学工程,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科技部专项)也是主题展陈单元之一,高原大气监测、冰川、灾害预警、地理信息和国家公园规划等科考专题联袂为高原科考站台,展示科考新进展。我所高原古生物科考成果——“走出西藏”的西藏披毛犀、布氏豹,作为“环境变化下生命历史的见证者”,成为主题展区“最另类”的角色。
青藏科考展区
高原古生物展台
西藏披毛犀(距今约3百70万年)
布氏豹(距今约4百40万年)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视察第二次青藏科考展区
上海媒体和市民关注“冰期动物走出西藏”故事,也对化石标本模型的制作工艺很感兴趣
西藏披毛犀,布氏豹出土于4—5百万年前的西藏阿里札达土林,前者是最原始的披毛犀,后者则是今天狮、虎、豹的先祖。标本非常珍贵,所以外展一般用它们的等比模型。而新技术的应用,让化石愈加“分身有术”。
这次披毛犀的头骨标本采用的仍是传统制模法:制作模具-翻模-上色-成型。
西藏披毛犀模具(用材硅溶胶)(内)
西藏披毛犀模具(合上)
模型成品(腭面)(制作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而与之对照,布氏豹用的却是“表面扫描+3D打印+手工上色”的工序。
(视频) 3D打印史前雪豹(打印机型号:connex3 260,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叶茂 摄)
3D打印的初模
上色后的成品(左一为真品,右二、三为模型,制作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传统翻模工艺可以将标本细节得厘毫不差,而而新工艺则让制模效率成倍提高,而且完全避免了传统制模用胶对标本表面的细微影响。有人问,那为什么不含色打印,一步到位地完成模型呢?那是因为目前的彩打技术存在一定的色差,特别是对复杂的化石材料来说色差更明显,手工上色效果更佳;另一方面,现阶段更高精度的彩色打印成本太高。
实际上,这只是古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应用的一个小小缩影。随着高精度CT扫描、平板CT、表面扫描和其他成像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一群年轻的古生物学家掀起了一股“虚拟古生物学”的热潮,“古树开新花”,让人兴奋不已。通过这些方法,古生物学家们看到了传统方法下看不到的信息,特别是脑颅和骨骼内部的信息,得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思考隐藏其中的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