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中科院的使命与担当”主题讲座在学术会堂举办
10月31日上午,为庆祝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建院71周年,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中科院第三届科学节“中科院的使命与担当”主题讲座在中科院学术会堂举行。2020年初,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中国站在了全球疫情防控最前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科院50个单位、400个团队、2600余名科研人员协同作战、突击攻关,为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体现了中科院人的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抗“疫”战歌。本次活动邀请新冠肺炎疫苗研究专家王奇慧和携细胞注射液亲赴武汉抗疫一线的全国三八红旗手郝捷,从不同角度讲述他们亲历的抗疫故事。讲座吸引了来自中科院各兄弟单位的100余名观众,西瓜视频全程直播,科技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对讲座进行了全程报道。
主题讲座由科学史所联合办公室主任张宗鹤主持,他指出本次活动是为了纪念中科院成立71周年,并以此为契机,面向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示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担当与使命,并加深公众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科学传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史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力代表承办单位致辞,欢迎与会嘉宾、到场观众及现场媒体,并感谢长期以来支持中科院和科学史所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中科院成立71周年以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撑,举办“中科院的使命与担当”讲座,可以向公众讲述科学家故事,倡导担当意识,弘扬科学思想,加深公众对中科院的关注与认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责任。在新时期,缅怀先烈的最佳方式就是接过担子、展现新时期的科学家精神,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赵力致辞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奇慧研究员作《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科院新冠肺炎疫苗和抗体研发的故事》报告。王奇慧回顾了历史上致命的大规模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并回望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应对的过程。在疫情爆发之初我国即启动科学应对程序,这是我们在疫情防控、研究领域的巨大进步。中科院在病原感染与抗体干预、药物研发、病毒传播机制等方面为本次疫情的应对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中科院长期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所积累的成果,是厚积薄发的力量。
王奇慧作报告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主任、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郝捷作《小细胞大使命——17年科研坚守 47天一线战“疫”》报告。郝捷从自己的学术经历出发,深情回忆自己在中科院学习、工作、成长的历程。新冠疫情期间,团队2017年自主研发的CAStem细胞注射液获两个适应症的I/II期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入选国家“三药三方案”,郝捷作为团队首位成员出发前往武汉一线连续奋战47天,救治74名患者,三次休克性反应仍坚持一线,抗疫期间老年痴呆的父亲又遇脑出血,家里有7岁和2岁的两个女儿需要照顾,她舍小家顾大家,坚定理想始终带领团队坚守在一线岗位。郝捷坚守科学阵地17年,一线战“疫”47天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个中科院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郝捷作报告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是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是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学传播与普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职责,发挥着国家科学思想库、知识库的重要职能。通过举办“中科院的使命与担当”讲座,向社会公众分享中科院的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担当意识,传播科学思想,并以此为契机展示中科院的光荣历史、奋发精神和创新成就,以科研成果为核心加强人才、体制、智力支撑等全方位的宣传,展现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与使命,提升中科院的影响和美誉度,加深社会公众对中科院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中科院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