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应当从准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发展的特征上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统一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能否做好开局工作,关系到整个“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从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征上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
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年间,中国一直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政局动荡,国力衰微,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陷于困境,举步维艰。毛泽东同志说过,自从先进的中国人“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才真正找到了“救中国”的道路。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正找到了“发展中国”的道路。历史证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而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始终保持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并用先进的指导思想武装全党,统一全党认识,指导全党行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回应时代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今天,我国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要注重发展的速度,而且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不仅要注重经济实力的增长,而且要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注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且要注重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不仅要注重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而且要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征,应正确判断形势,科学把握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增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我国今天的发展既是以往发展的延续,同时又是今后发展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达到1700多美元。这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当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但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才能得到解决。
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征,应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的复杂性、艰巨性,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到了现阶段,面临的矛盾有新积累,遇到的困难有新表现,发展的格局有新变化。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既有已经显露的,也有难以预测的。这些挑战往往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绕不开、躲不过,只有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来解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已经在指导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足、贯彻不力的现象。因此,应对挑战、促进发展,需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证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才能妥善解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动摇不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这一基本路线,科学发展观同样贯穿了这一基本路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我们一定要从这样的高度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统一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但是,新的挑战和考验依然存在。我们只有从世界发展潮流和我国发展实际的结合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科学发展观的深邃之处就在于,它既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既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又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思考和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轨迹。这一轨迹决定了这种创新必定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不仅在理论风格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而且在理论内容上与既有成果具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对于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同样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所谓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它们所着力回答的都是有关中国发展的问题,其主旨都是为了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创造条件。所谓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深化,围绕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立足国情、着眼当代、面向未来的发展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准确领会这些理念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统一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要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它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使命、执政任务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要树立科学发展意识,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倾向;强化群众观点,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增强党性观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纠正背离科学发展、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象。
全面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当今中国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辩证法本来就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显得更为重要。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虽然在发展实践中各项任务、各种指标的实现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会在某一时段、某一范围内重点突出不同的方面,但就总体而言,必须做到全面、均衡。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时应坚持全面的观点,即任何矛盾和问题都必须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和处理,都必须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加以解决。
协调发展,揭示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关系。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五个统筹”,是对以往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做到了“五个统筹”,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将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统筹起来加以考虑的发展理念,它强调的是发展的延续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对我国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性选择。由生产、生活构成的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一个不可终止、不可割断的连续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人口众多,这些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等途径,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并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空间。
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结合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首先要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全党同志自觉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正接受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要继续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科学内涵、根本要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从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征上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统一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实际上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这就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发展实践,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全党同志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执笔:侯惠勤)
(转自《人民日报》 2006-05-26 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