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和科技进步是密切相关的。科技进步改变了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使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先进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紧跟科技进步的潮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把党的建设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工人阶级政党在科技进步中诞生和成长
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是在机器大工业建立的过程中诞生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可以说,工人阶级政党诞生的阶级基础,是通过科技进步准备起来的。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推动近代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在技术革命中不仅产生了工人阶级,而且使工人阶级逐步成长为最先进的革命阶级。恩格斯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1页)“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工业工人的阶级。随着工业革命逐步波及各个工业部门,这个阶级在人数上不断增加;随着人数的增加,它的力量也增强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12页)
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诞生和成长,而且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为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创造了社会条件。马克思认为,欧洲1848年的社会革命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由近代技术革命准备起来的。“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74页)
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恩格斯说:“科学以哲学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牛顿的学说和洛克的学说同样是唯物主义的前提)、启蒙运动和法国的政治革命。”(同上,第27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必然要求,但它又是以当时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尤其是19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生物进化论)为科学前提的。这些科学成果使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应运而生,由此而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导致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产物。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同上,第15页)随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同样是在世界性的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诞生的。“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世纪中叶,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中国开始建立,使工人阶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1919年,我国的近代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万人左右,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在五四运动中,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受到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发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并逐步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科技进步不断增强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
西方近年流行着一种中产阶级的理论。它只把蓝领工人看作工人阶级的成员,而把白领工人看作中产阶级,并由此得出结论:工人阶级的队伍缩小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削弱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将逐步走向消亡。
事实完全相反。科技进步使工人阶级的外延不断地扩大,它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而且包括脑力劳动者,产生了“总体工人”的概念。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需要体力劳动者,而且需要科学家、工程师等的创造性劳动。他们的结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劳动集体,即“总体工人”。马克思说:“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资本论》第1卷第556页)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必然使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无论在西方(除上层知识分子外),还是在中国,知识分子都应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革,第三产业的发展,脑力劳动者在产业工人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科技的进步,必然使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传统工人阶级逐步地转变为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的知识工人阶级。发达国家的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是传统工人阶级向知识工人阶级整体性过渡的标志。在上世纪初,美国的“白领”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很小。80年代,“白领”与“蓝领”的比例已达到5∶3.3。如果说近代的传统工人阶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近代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那么,现代的知识工人阶级则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现代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这一事实说明,“白领”工人的出现,并没有削弱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相反,无论在数量、素质还是整体力量上,都使其阶级基础更加增强了。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产业在我国还占有很大的比重,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中的比重尚未占有主体地位。但是,我国已经确立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努力实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工人在我国整个工人阶级中的比重必然逐渐增长,从而极大地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紧跟科技进步的潮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从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不断发展。传统工人阶级缺乏文化知识,其先进性主要根源于其阶级地位及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联系。列宁曾批判过主张“马克思主义自发论”的工联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不可能在工人运动内部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是依靠背叛了剥削阶级而站到工人阶级立场上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创造的,因为当时工人阶级成员大多为体力劳动者,文化知识不足,难以创造自己的革命理论。但是,工人阶级由于其阶级地位的决定,可以很快接受革命道理,从而显示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今天,科技进步促进了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现代知识工人的先进性,不仅取决于其阶级地位和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联系,而且取决于其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先进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决定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因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把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结合为一体,使工人阶级不仅能够代表现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在现代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也在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迎接现代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知识分子的数量不断增长。传统产业正在进行新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比重正在增长。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发展,知识分子在全人口中的比例也在增长,我国工人阶级的成员正在朝着知识化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必然推进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随着我们党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江泽民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35页)他还进一步指出:“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作为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支骨干力量。”(同上,第14页)中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和素质的变化,知识分子社会作用的加强,向我们党提出了如何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新课题。它要求我们把党的建设同科技进步和依靠知识分子结合起来,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能符合科技进步的客观趋势,从而在根本上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同上,第147页)“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等重要论断。(同上,第207页)正因为我们党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第二,要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并把经济建设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们党制定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大决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政策、规划、措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就面向新世纪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跨世纪的科技发展工程,不断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作用。同时我们党还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结合起来,深化了改革的内容,为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日益完善和发展,是同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用并使之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结合起来分不开的。
第三,要根据我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整体素质,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各级组织都要注意把各阶层和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在革命化的前提下,注意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把优秀的党员知识分子适当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摘自《求是》2002年第一期 作者孙显元系中国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