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从南方谈话到“七一”重要讲话

    1992年初春,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恢宏胆略,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篇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是继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之后,我们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发表以来的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变化和新的实践,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继续推向前进,形成了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的新的理论成果。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高度凝聚着近十年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和理论贡献,是一篇充满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继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南方谈话和“七一”重要讲话,都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注重理论建设的党。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我们党富有政治远见的领袖人物,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旗帜,对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科学回答,以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南方谈话和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前进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究竟向何处去?”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焦点。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考验,邓小平不顾年事已高,视察南方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并发表重要谈话。在谈话中,他根据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全面地回答了涉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指导意义的科学论断、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进一步廓清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南方谈话不仅为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而且为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根本依据和科学指南。
  新的世纪,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我们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既带来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从国内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四个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从党内看,随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调整,随着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随着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能否正确应对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二十一世纪的前途命运。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为总纲,以治党治国为经纬,不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把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同解决党在执政条件下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联系起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同顺应当代世界文明发展潮流联系起来,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和善于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创新的精神。
  南方谈话和“七一”重要讲话,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思想武器,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并始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其精髓。我们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根红线。
  南方谈话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着力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强调“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强调“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等。可以说,南方谈话中的每一个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都渗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都是这个精髓所催生出来的理论果实。正因为如此,南方谈话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使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根据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化,着重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开拓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境界。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党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比如:提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提出新的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同其他劳动群众一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提出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提出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并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提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等等。“七一”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成果,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包括南方谈话在内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二十一世纪的胜利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
  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可以看出,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理论创新的实质在于探求真理,而源泉则在于实践。社会实践的发展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永远不会完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要的在于解决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普遍规律的反映,也是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遵循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而应当善于运用其基本原理去回答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毫不含糊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七一”重要讲话是对南方谈话的继承和发展
  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通过继承来求得更好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重要体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理论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新的飞跃。它继承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思想,又在这个谈话的基础上作了新的发展,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向了前进。
  “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的理论创新表现在诸多方面:关于党的历史经验的新概况;关于“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新阐述;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内涵;关于研究和把握“三个规律”的新理念;关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关系的新认识;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新境界;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新论述;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要求;关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标准;关于各国文明多样性与人类文明大趋势的新视野;等等。“七一”重要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建学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创新史上写下了极其精彩的篇章。
  从“七一”重要讲话对南方谈话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在自我创新中不断走向更高境界的科学。每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负有适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崇高责任。江泽民同志说过: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人类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全党应更加自觉地弘扬邓小平南方谈话和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科学精神,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2月5日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黄宏 章传家)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