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的?就此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徐崇温研究员。 徐崇温说,之所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最根本处在于,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我们党的地位发生变化等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吸取了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和基本理论,把党在性质上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深化和细化成一种任务,那就是中国共产党要成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徐祟温说,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所以,它既不是丢掉老祖宗去标新立异,又不是不顾形势的发展变化,躺在老祖宗的个别论断上面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要在不丢掉老祖宗的同时,又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而又符合时代精神和客观实际的新话来。正如2000年6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兰州主持召开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时所说:“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 徐祟温认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和利益,作为我们党理论和行动中的一些重要成分和因素,在中国共产党过去几十年的光荣传统中早就存在。但是,适应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把这些成分和因素凸现出来、突出起来和连接起来,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完整纲领而提出来,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它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认识、加强、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迎接新世纪,接受新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徐崇温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他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党建学说中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既是根据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宗旨、任务、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又是为了在新时期的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在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到底有哪些是“三个代表”据以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呢? 徐崇温分析说,首要的变化是我们党的地位变化。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建立新中国前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成建国以后执掌着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种地位变化既是一个新的极大的考验,也给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它使我们党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而又相互交织的矛盾和问题。此外,我国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江泽民同志据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另一个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逐渐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正向人们迎面走来,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将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竞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针对着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据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形势的又一个发展变化,是我国国内环境的发展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并发展着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四个方面的多样化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向中国共产党执政和领导的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针对着这种形势变化而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