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1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2.5%的增长速度相比,显得更加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排名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第一。不少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1989年只有55.5亿美元,今年7月底已增加到246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粮食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2001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比1990年下降73.7%。2002年已有11家大公司进入世界500强。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国民素质普遍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比1990年增长了6.1倍。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
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这些年来,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化合理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畜牧水产业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绩。1996—2001年,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环保装备国产化、数字化通信设备等专项进展顺利,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从能源来看,1990—200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0.4亿吨标准煤增加到11.7亿吨标准煤,截止到去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38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交通运输能力大为提高。铁路营业里程由1990年的5.8万公里增加到7万公里。公路加快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通道建设。公路里程由103万公里增加到170万公里,高速公路已达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1990—2001年,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由51万公里增加到155万公里。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到今年7月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两亿,位居世界第一,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8亿,超过美国,雄居榜首。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1998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建设了1000多个城市供水、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市容市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服务业结构不断改善。传统服务业比重有所下降,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咨询、物流、连锁经营、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
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努力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产品生产主要由市场决定,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三是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宏观调控手段发生实质性变化。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四、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六位,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这些年来,许多企业立足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到境外投资办厂,进行经贸合作,“走出去”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一是境外投资初具规模。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已达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88.8亿美元。二是投资领域逐步拓宽。过去比较多的是境外加工贸易、餐饮业、劳务承包,近年来扩展到资源开发、产品研发、卫星通信等领域。尤其是开发利用国外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等资源取得了积极进展。三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迈出重要步伐,相当一批大型企业开始拓展海外经营业务。四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迅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国际工程承包的世界10强,承包方式从分包为主逐步向施工总承包和“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承包转变。到去年底,我国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997亿美元。
五、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年多来,国家编制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依托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努力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的超过国债资金总额的1/3。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部大开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之大、建设项目之多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2000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2001年,新开工了12大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今年计划新开工的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00多亿元,目前已开工了11个项目。其中:西电东送对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有重要作用,目前初步形成南、中、北三大通道;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艰难、最伟大的工程,今年6月已开始铺轨;西气东输项目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场站最多的一项管道工程,对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着重大意义,现已全线开工。
中央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两年多来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2000—2001年,国家用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达300多亿元。
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稀土、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能源矿产基地及骨干企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六、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我国成功研究出一批高科技成果,如杂交水稻、基因测序、航天载人飞船等,有的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在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各类培训继续加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1999—2001年,国家支持高等学校新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项目共计835个,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办学条件的紧张局面,同时加快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为扩大招生创造了条件。
在广播影视方面,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广播电视覆盖网不断完善和扩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目前已分别达到92.9%和94.2%。“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使贫困地区的10万个行政村结束了不能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历史。
文化事业和文物保护、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绩显著。
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到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经由1990年的68.6岁增长到2000年的71.4岁。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效显著。从耕地资源情况来看,去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首次全部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当年占补平衡。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和农村水利工作,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加强流域生态建设,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保护河流和流域水资源。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通过采取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建立采矿权有偿转让制度等措施,促进了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环境保护向广度、深度发展。1998—2002年,全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达4900亿元,相当于1949—1997年投资总和的1.7倍。环保投入的增加,对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1992—2001年,污水排放量下降57.2%,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33.4%,废气排放量下降30.5%。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确定的“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并取得很大成效。城市污染防治得到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990年的16%提高到去年的36%。
八、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中国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在农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等措施,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在城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3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198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5000亿元。近几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几乎每年都要递增上万亿元,目前已超过8万亿元。
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一是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刚过8300亿元,2001年达到37595亿元。二是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格局,城镇居民家庭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1年的37.9%,农村从58.8%下降到47.7%。三是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1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左右。四是消费品档次升级换代。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改革开放前的百元级“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年代千元级的“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到90年代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层次不断提高。
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注意搞好“三条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互衔接。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89%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有1930万人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农村,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01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一些生存环境恶劣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也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02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