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江泽民总书记的“五·三一”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全面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六大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准备。讲话对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党为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而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用以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进一步认识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全面提高的事业。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三大文明全面提高,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实行的战略方针,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对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又从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高度,鲜明地提出,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站在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庄严使命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把物质文明搞得更好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用“三个代表”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吸取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一手硬、一手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教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呈现出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可以说,近十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今的世界和当今的中国,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形势,为我们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占据明显的优势,我们将长期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抵御“西化”、“分化”和“和平演变”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我国加入WTO后,同世界各国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这一方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三是随着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领域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阵地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舞台。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进行精神、文化渗透。四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将进一步增强,社会的管理和经济活动将进一步规范,这都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同时,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必然反映到人们思想领域之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许多新变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何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总之,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五·三一”重要讲话的要求,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从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从事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从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分析挑战,自觉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全局,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江泽民总书记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要紧。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最终也要靠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动力;发展离不开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改革、发展、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大局。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贯彻这项原则,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地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自觉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一切着眼于大局,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无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完成改革发展任务相结合,同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坚持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也好,精神文明建设也好,决不能脱离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另搞一套。否则,不仅搞不好工作,甚至会干扰中心,损害大局。
  第二,要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这个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上下功夫。这需要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整个宣传思想战线从理论、舆论、文艺、出版等一切工作方面作出努力。当前,要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皆懂、人人皆信、人人皆行。要按照《纲要》总的精神和要求,制定具体行为准则,企业、农村、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和市民公约。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为广大群众提供实践道德规范的广阔舞台。要大力宣传推广先进典型,营造舆论氛围、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价值观念,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要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促使人们提高道德素质,养成道德习惯。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始终坚持把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方面,在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方面,在深入揭批“法轮功”、抵制各种歪理邪说、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方面,在把解决群众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第四,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功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五·三一”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员首先是党的干部都要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最广大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紧紧围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集中力量办好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多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着眼于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把两方面要求统一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第五,要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实际,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下功夫。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与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党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必须坚持继承,并结合新的实际加以发扬光大。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全局,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科学认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总结城乡基层在这方面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给予理论概括和阐述,形成规律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胡振民)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