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谈“度”——郭传杰

    数年前,年高九十的沈鸿院士送我一纸亲笔题字:“万事都有度,失度则失真。度是数的概念,更是哲学的概念。”这是沈老集毕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对晚辈工作的启迪和忠告。
   度,随处可见,小至个人的学习、生活,大至工作中的宏观决策、调控运作。佳肴虽美,过食则病;劳动必要,过劳成疾。评价成绩缺点,恰到好处则效果好,有失偏颇则适得其反。积累与消费,效率与公平,民主与集中,改革、发展与稳定等等,这些关系的准确把握,一个“度”字至关重要。度的奥妙,引人遐思。把握得准,处理得当,则自然顺畅,事半功倍,功业圆满;反之,则烦恼不断,甚至事与愿违,功败垂成。古今哲人,对度的理解,不乏妙思精论。老庄之道,常使人大彻大悟,究其天机,多与度有缘;诸葛亮治蜀有道,武侯祠上那幅名联点得很是透辟:审时度势,宽严适度。在度面前,我们都曾有过难以捉摸的迷惘,也不乏处置成功的欢欣。
   那么,什么是度?它的本质何在?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质量互变是三大基本规律之一。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二者彼此制约,相互依存。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引起突变的参量,恩格斯称之为“关节点”。度就是指在两个关节点之间的那段可变范围。由于这个范围可以是一维的,也可能是多维的;可能精确,也可能模糊,所以往往给人以扑朔迷离、难以把握的困惑。
   认识度,是为了把握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不犯或少犯错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机会未到、条件不成熟时,硬要跨越阶段,必然受到惩罚,因为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当年的“大跃进”,教训深刻。反之,如果条件具备,已近瓜熟蒂落,却当断不断,又会贻误发展时机。人们在顺利时,容易头脑发热,判断失度;在逆境时,又易失去自信,辗转踌躇。过与不及,都有害事业,都应尽力避免。领导者对度的认识深度和驾驭能力,往往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地方的兴衰成败。因此,精确地把握好度,是保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认识度,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促进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事物的量变阶段,存在某些特殊的区段,它对变化的进程影响特别灵敏,作用非常显著,我们称其为“最佳度”。华罗庚研究优选法,发现在黄金分割的数字0.618附近就有这种神奇功能。经济学家研究世界各国工业现代化的历程,发现都有一个三四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类似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十六大精神,把握好这一机遇,加快发展,对现代化大业十分关键。
   认识度的规律,把握度的玄机,人人有此愿。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途径有三:一是学点哲学。恩格斯说过,要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除了学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辩证法是对抗片面性、绝对化的锐利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被认识上的小段直线“引导到泥沼里去”。二是多实践,勤总结。高明的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运筹帷幄,游刃有余,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令人惊羡。而他们多是阅历丰厚、勤于总结、善于总结之人。三是掌握点科学方法。当今世界,可变性、复杂性激增,仅靠思辨和经验,不足以排迷雾,越迷津。科学的数据分析,各种数学模型,计算机辅助决策,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度提供了不少的方法和手段,要学会为我所用。

 (摘自《求是》2003年第9期)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