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屈不挠,艰辛备尝,胜不骄,败不馁,形成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一贯重视和倡导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不断赋予这一优良作风以丰富的时代内涵。十六大之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号召,就是希望全党认真扎实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努力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就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史为镜,鉴知存亡兴衰之道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西柏坡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中国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在这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号召基于深刻的历史背景,适应了当时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军在数量和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党中央对战局发展的判断一直是比较慎重的。后来,随着战争形势日益明朗,党中央才作出比较乐观的估计,在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战略目标。然而,战局发展之顺利,甚至超出了这一估计。政治局会议后不到半年,党中央运筹帷幄,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发动举世瞩目的“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摧枯拉朽般地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在同国民党反动派长达22年的较量中,我们党历尽千难万险,大决战之时,却如秋风扫落叶,所向披靡,传檄而定。面对迅速胜利的形势,面对即将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夺取政权到执掌政权的历史性转折,一些同志可能对胜利和执政的考验认识不足,被胜利冲昏头脑。毛泽东清醒地看到这一点,高瞻远瞩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两个务必”凝结着我们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引明末李自成的覆亡为戒,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想当年,李自成起义军历经10多年苦斗,几起几伏,屡败屡战,最后终于攻破潼关,出兵山西,不用两个月便兵临京城,没三天工夫便把北京拿下了。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也由于当时对胜利的迅速来临心理准备不足,很多高级将领都沉浸于过分的陶醉之中,几十万将士囤积京城享乐,全然不顾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军纪由严明变得松懈,官兵随意杀戮掠抢,积怨日深。李自成终因没有把握住迅速胜利的形势,功亏一篑,进京40天就被赶了出来。
其实,存亡兴衰之道,说复杂的确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关键之一,是看能否始终如一地谦虚谨慎,始终如一地艰苦奋斗。败,固要不馁;胜,尤需不骄。自我膨胀,享乐成风,毁的不只是一个李自成。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始皇南北征战,剪灭六国,一统天下;废封国,设郡县,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专制皇权制度。但他恣其奢淫,刚愎武断,骄傲自满,惟我独尊,终使千秋帝业二世而亡。历史上还有一个隋王朝,也是二世而亡。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本是一个武功盖世、文治超凡的封建君王。谁曾想,老子20多年创下的大好基业,却被儿子转瞬之间所葬送。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即位,倒行逆施,穷奢极欲,纵情声色,终致内外交困,人亡而政息。
秦以“骄”亡,隋以“奢”败。历史上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无不验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至理。正所谓“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秦亡以后,汉初力革秦弊,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隋亡以后,唐初居安思危,提倡民贵君轻、励精图治。正是在吸取秦始皇、隋炀帝骄逸暴虐而亡国教训的基础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才能出现,汉唐雄风威震天下。可是,无论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还是后来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之大成的康乾盛世,总免不了盛极而衰的结局。究其根源,封建王朝作为一人一姓之天下,决不会明白天下为公的道理,不会真正为人民利益着想,“忧劳”可以一时,“逸豫”总要成为最后的追求,因而总是跳不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
历史昭示后人,启迪来者。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深刻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任何封建王朝都做不到的。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代表人民执掌国家政权。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永远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仅是顺乎存亡兴衰之道,更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倡导“两个务必”,也由此具备了比一般的鉴往知来更深刻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中国历史才真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二、居安思危,直面前程任重道远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赢得伟大胜利的新起点上。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胜利完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竖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今后也不会是一马平川。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很多都是我们过去所不熟悉的,将不断考验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巩固大好局面,迎接全新挑战,切实解决各种矛盾,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给我们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造成了新的压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这一方面使各国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空间和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则由于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仍在发挥作用,南北差距继续拉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困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关系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各种力量围绕这场竞争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也日益显现。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面对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我们一点也大意不得。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科学判断世界大势,正确驾驭复杂局面,趋利避害,发展自己。
国内改革和建设的重大进展,使我们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进一步去认识和把握。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关心人民群众生活、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任务仍很艰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但在多样化条件下,如何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社会各方面活力竞相迸发,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思想上必须清醒,工作中必须创新,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寻找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新方法。否则,就会走弯路,就会事倍功半。
党的地位、环境和队伍状况的变化,赋予了党的建设以新的时代内容,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长期执政,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同时也增加了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危险。新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给党的肌体带来了新活力,同时也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和干部能不能在持续的、深刻的变化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时俱进,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执好政,能不能始终保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前进。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有些同志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跃升,一些党员和干部精神懈怠了,艰苦奋斗作风被淡忘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他们中间滋长蔓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事业的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却不去虚心学习,提高素质,而是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甚至不懂装懂瞎指挥;党长期在和平环境里执政,生存和发展的外部压力减轻了,一些同志不是戒骄戒躁,努力开拓新局面,而是在内部闹不团结,喜欢搞一些争权夺利的小动作。这一切,说到底都是由于缺乏对党、对国家、对民族长远发展的忧患意识所致,都是淡化甚至丢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果。如果不加以克服,任其滋生蔓延,将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甚至会亡党亡国。十六大刚刚闭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重申“两个务必”,其深刻意义应当是不难体会的。
三、见微知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两个务必”凝结着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刻历史经验,是实现党的目标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能不能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能否提高,党的执政地位能否稳固,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否成功。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见微知著,面对成绩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气馁,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践行“两个务必”,既要坚持一贯的原则,更要体现现实的要求,要把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希望真正贯彻到思想和行动中去。
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之所以成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把当前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做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面前,任何鼠目寸光、不敢前进的思想,任何夸夸其谈、贪功冒进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我们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也才有意义。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群众视为真正的英雄,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5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天,应该说考试还在继续。尽管考试的内容不一样了,但考试的主题仍然是坚持党的宗旨,人民是永远的考官。评判考试成绩的惟一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坚持“两个务必”,是考出好成绩的基本功;考出好成绩,是坚持“两个务必”的落脚点。
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工作中要着眼于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决策,坚决不搞违背群众利益、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谋划本地本部门的发展规划时,既反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也反对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分析了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需要努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存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才能克服和解决。然而,一些地方在制定本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出现了不切实际的攀比现象。包括一些贫困地区,提出了提前三年、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这种情况值得重视,我们不能再犯急躁冒进的错误。
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新领域、不断解决新问题。学然后知不足,轻视学习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对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面对新的实践,经济社会越快速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越突出,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就越多种多样,需要解决的新矛盾就越纷繁复杂。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刻苦学习,不懈探索,而不能有丝毫的自我满足,忘乎所以。要保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力争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必须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要求全党做到的,各级领导机关要率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率先做到。只有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带头转变作风,全面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工作、生活作风问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必将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
历史经验表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和作风,是一切进步力量走向兴盛与发达的强大动力,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克难履险的法宝。我们党要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戴,永葆生机与活力,持久巩固执政地位,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就一刻也不能忘记“两个务必”。当然,要求谦虚谨慎,绝不是要束手束脚,凡事谨小慎微,不敢想,不敢干;提倡艰苦奋斗,绝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要人们去过苦行僧似的生活。那样,就走到事情的另一面了,也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摘自《求是》2003年第7期 作者:李景田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