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曾把我国烧伤医学推向世界的“领头雁”,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注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科技人员头脑,始终坚持“姓军为战”,与时俱进勇攀军事医学高峰,科室建设取得新发展,先后被表彰为“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总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单位”。也正是由于把“三个代表”思想深深融入科技实践,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才获得了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荣誉称号。
用创新理论奠定信念基石
不久前,刚刚从“全军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归来的科主任黄跃生还未进办公室,就被同事们“包围”起来,不停地追问其他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及理论总结。
科技干部为何如此关注政治理论,一级教授杨宗城道出了缘由:“因为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科技工作实践并产生了大效益,大家对活学活用创新理论自然就有了热乎劲儿。”
4年来,西南医院烧伤科结合科技人员思想实际和科研工作的特点规律,叫响了“学好创新理论,当好行业典范”的口号,积极探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打牢思想根基。
这几年,他们坚持每季度突出一个主题,对诸如“社会腐败”、“私营企业主入党”、“资本参与分配”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采取专题讲座、理论沙龙、网上互动等多种举措,突破了学习难以深入的“瓶颈”。对于医疗界存在的“红包”现象,尽管大家严格遵守了科里的“禁收”规定,但仍有少数人持“理解”和默认态度,认为这是患者对医生超负荷劳动的一种补偿。他们以“红包到底该不该拿”为题,在全体人员中开展了讨论,大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形成共识:收受红包拉远了医患的距离,危害了社会风气,从根本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相违背的。由此,不收红包由单纯的纪律约束上升为高度的理性自律,多年来该科从未发生过一起收受“红包”的现象。
为避免学习上的空对空,他们把实践引导作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环节,每年选派医疗骨干到高原边防部队代职锻炼;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社会调研;选派人员到大巴山等革命老区巡诊查体、送医送药,了解群众疾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用创新理论把正学科方向
前几年,因为利益驱动,少数科研人员认为,从事军事医学研究专业路子窄、科研经费少、工作环境苦、成果转化难,不如搞民用课题来得实惠,科里曾一度出现过“冷军热民”的现象。
受创新理论的启发,科室人员很快形成了“今天在实验室多攻下一道难题、明天保障‘打赢’就多一分把握”的共识。
未来战争怎么打,烧伤研究就怎么搞?他们在选题立项上向战场靠拢,在经费投入上向“打赢”倾斜,在军事医学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
近三年来,烧伤科积极追踪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烧伤救治的发展趋势,针对未来战场成批烧伤多、吸入性损伤发生率高等特点,着重对成批烧伤伤员救治、吸入性损伤和脏器损害防治、烧伤创面的处理等多个研究课题优先支持,组织精兵强将重点攻关,并对烧伤伤员早期缺血缺氧、感染、免疫等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
去年,他们提出了全军第一个适用于战时烧伤救治的延迟复苏补液公式,形成和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成批烧伤救治方案,使救治技术和保障模式有了突破性进展。
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烧伤救治,在平时具有不可复制性。全科人员牢固树立为战而医的思想,把平时应付突发事件、抢救烧伤病人,作为提高战时救治水平的重要途径,以平时的医疗实践锻造战时救治的过硬本领。近年来,烧伤科成功地抢救了因弹药爆炸、山林起火、化工厂燃烧等造成烧伤的近百名官兵和数千名群众的生命,烧伤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其中,大面积III度烧伤治愈率达95%,居世界领先水平。临床救治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临场处置和科学救治能力,为未来战场烧伤救治储备了精良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
用创新理论指导科技实践
世纪之交,烧伤科的“顶梁柱”、我国烧伤界的泰斗黎鳌院士猝然而逝。
“大树倒、学科垮”,这几乎成了学术界的一种规律。如何让这个一流学科跳出盛衰“周期率”而永葆生机呢﹖
作为传承者,烧伤科的新一代研究人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他们调整了科室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思路,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烧伤专科医院的目标。2001年,烧伤科再次被批准为国家唯一的烧伤重点学科;2003年,该科成为全军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抢占了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制高点。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建立了以攻读学位、短期培训、岗位轮换、课题催生、联合培养、出国深造等“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完善了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严格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了鼓励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了以老一辈专家为骨干、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中坚、年轻优秀拔尖人才为新生代的人才梯队。近年来,他们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一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他们还在国内第一次总结出了烧伤成人“热量供应公式”,并首次提出了“肠源性高代谢”的概念,此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4年来,烧伤科共承担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军队指令性课题等130多项,在期刊源发表论文400余篇,共获得国家和军队成果奖14项。
(王昌文 秦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