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创新风采录
首页 >> 党的建设 >> 创新文化 >> 创新风采录
 
倾尽毕生情系海洋——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

  刘瑞玉  

  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理事会理事,国际生物多样性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顾问委员。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常委,九三学社山东省第二届副主委,山东省科协第二届和第三届副主席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三任所长。 

  刘瑞玉于1922年11月4日出生在河北乐亭县一个民族资本家家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1941年,19岁的刘瑞玉考入辅仁大学生物系,并于1945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辗转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任助理员,师从著名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教授,开启了长达60年的科研之路。 

  1950年,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决定建立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前身),刘瑞玉等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科研人员携带全部图书仪器标本迁往青岛,成为海洋生物研究室的骨干力量。 

  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使刘瑞玉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成为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刘瑞玉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先后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0年晋升研究员;1984年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任研究所副学术秘书、无脊椎动物研究室副主任、海洋所副所长;1984年任所长,兼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瑞玉院士从事科教工作65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海洋生物学多个领域,共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21部,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世界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等30余项。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学、甲壳动物学、底栖生物生态学,以及海洋生物地理学、海洋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保护研究和海洋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让对虾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在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历中,刘瑞玉院士功不可没。1952年,在童第周教授的倡导和建议下,刘瑞玉和发育生物学家吴尚开始进行中国对虾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研究,首次搞清了中国对虾的产卵习性和生活史,推动了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水产增、养殖农牧化。1986年,在刘瑞玉的建议下,中科院海洋所决定引进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幼苗进行研究。通过多次实验,在我国首次取得人工植精、育苗和养殖的成果。伴随着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上升,成功掀起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创下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出口量、育苗量三个世界第一。 

  刘瑞玉院士十分关注海洋生物生产和资源持续利用研究,在三峡工程对河口环境(生态)资源影响预测和胶州湾资源增殖——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实践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刘瑞玉认为,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动态研究和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是关系到我国海洋渔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水产品供应的重大问题。他指出,渔业捕捞和增养殖生产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进行有效的严格管理,限制生产手段的无度发展,切实保证资源的补充再生,保证养殖环境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为世界提供可靠的中国海洋物种“户口簿” 

  1957年,伴随着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服役,刘瑞玉院士多次主持参加海洋科学调查,完成了“北黄海和渤海综合海洋调查研究”、“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底栖生态调查研究、“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等多项国家、国际重要海洋科学调查研究项目,为海洋底栖动物分类区系和生态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十分宝贵的研究材料,填补了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空白。 

  刘瑞玉院士积极倡导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他常常提起:“中国对虾和大黄鱼在过去的海洋资源调查中资源量很大,但是现在捕不到了,一定要保护起来。”2000年,他受“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CCICED)”邀请,参与了“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评估”国际合作项目,负责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的物种濒危程度评估研究和“红色名录”的编写,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2004年开始,他联合全国40多位专家开始编著《中国海洋生物名录》(CHECKLIST OF MARINE BIOTA OF CHINA SEAS),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名录是在总结了中国海域海洋生物主要类群分类区系、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记载的海洋生物种数比过去记录有了显著增长,46门生物已知种共22629种,比1994年记录的相同类群种数(17511种)增加了5118种 (约29.3%),真实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现状,为全世界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海洋物种最新的“户口簿”,被国际权威誉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令人惊叹的专著。” 

  刘瑞玉院士在长期甲壳动物学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甲壳动物学分类、区系和动物地理学研究,命名了40多个新种,并建立了3个新属,出版了《中国动物志》糠虾目(2000)、蔓足目、围胸目(2007)以及长臂虾总科(2007)、口足目(2012)四部卷册,另有十足目(枝鳃类)卷册正付印中。2007年10月22日,国际甲壳动物学会(The Crustacean Society, TCS)基于刘瑞玉院士对甲壳动物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授予他“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The Crustacean Societ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search, TCSAER)”。这一奖项代表着甲壳动物学研究的最高荣誉,是终生成就奖,刘瑞玉院士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甘于奉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精神造就了一代科学大家  

  “活一天就要干一天工作”,这是刘瑞玉院士的人生格言,是他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虽年至耄耋,刘瑞玉院士仍老骥伏枥。办公室堆满了各种文献、书籍,他佝偻着身子,在一堆书中间埋头工作,是大家最常见到的景象。对于刘瑞玉院士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一包方便面就是他的午饭。他经常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不能停下来。”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甘于奉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精神,造就了一代科学大家。 

  2012年5月,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90岁高龄的刘瑞玉院士累倒了。病重的刘老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要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实现藏于心底多年的夙愿,决定捐出全部存款100万元,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奖励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2012年6月14日,刘老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在捐赠委托协议上庄重的签下了他的名字——“刘瑞玉”。这一刻,刘老把他的这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在刘老65年的科研生涯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祖国海洋科学事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无憾”的神圣诺言。 

  2012年7月16日5时45分,刘瑞玉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享年90岁。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国科技界失去了一位令世人敬仰的科学大家。 

  刘瑞玉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锦涛、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不同方式对刘瑞玉院士的逝世表示哀悼。130余家单位和部门以及20余位两院院士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题为“刘瑞玉活一天就要干一天工作”的事迹报道,并配发了“穿越历史的远见尤为可贵”的短评。《人民日报》以“刘瑞玉院士:为中国海洋生物上户口”为题进行报道和配发“岁月如歌写奉献”评论;新华社以“蜡炬熄,灯塔明”为题进行了报道;《光明日报》以“刘瑞玉真正的科学家姿态”为题进行报道和配发“道今犹在,斯人可法”评论;《经济日报》以“刘瑞玉院士倾尽一生、情系海洋”为题进行了报道;《科技日报》以“海滨沙滩上,他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进行了报道并配发“哲人已远,典范长存”评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瑞云毕生献大海,冰心一片在玉壶”为题进行了播报;另外山东省电视台和《大众日报》等省市媒体单位也都以连载或系列专题形式进行了报道。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专门做出批示:“刘瑞玉院士事迹十分感人,要号召全院学习刘瑞玉院士心系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2013年6月8日,2012年度全国十大海洋人物评选结果在“2013世界海洋日庆祝大会暨年度海洋人物颁奖仪式”上揭晓,刘瑞玉院士入选“全国十大海洋人物”。《中国质量报》记者罗兵为刘院士撰写的颁奖词是:“为了中国的海洋生物学研究,方便面成为了他数十年的口粮。无论饥饿、病痛甚至死亡,都扯不断他对中国海洋事业的牵挂。他为中国海洋忙碌了一辈子,却捐出了他毕生的积蓄。当他分毫不带地离开人世时,他已和中国的海洋事业融为一体”。 

  90载岁月如歌。刘瑞玉院士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为我们诠释了奉献精神的真实内涵。他爱党、爱国、爱人民,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道德品格;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严谨科学精神;学风严谨、学识渊博的崇高学术风范;诲人不倦、奖掖后学的高尚师德,永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也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