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22年了,关晓岗至今仍保留着当初“文学青年”的浪漫与儒雅,就连对工作感受的形容也是如此:“中国科学院的人们都有一种‘春天情结’。半个世纪的院史中,大的‘春天’有三次:20世纪50年代国家科技规划的实施是第一次,粉碎‘四人帮’后的全国科学大会是第二次,六年前中央批准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是第三次。我进中科院20年,前两次没赶上,这第三个春天,使我确有一种春风如酒的微微醉意。”
1997年10月,关晓岗担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7年来一直主管院地合作。这项工作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充当知识链向产业链及其它应用链转移的桥梁。
在担任副院长之前,关晓岗听到了不少这样的担心:文科出身,没有科研经历,做这种工作行吗?可他自己却信心十足:“这不仅因为我有工农商和政府工作的经历,有几十年形成的“干一行,钻一行”的职业习惯,还有多年前的一种情结。”关晓岗说,他在土家族山区插队时曾参与完成了一种薯类淀粉机的研制与推广,当年乡亲们满怀增收的希望围着淀粉机欢庆的场面让他深受震撼,因而他一开始做院地合作工作便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我原来学的是文学,文学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创作,而院地合作恰恰需要艺术地粘结由人所编织的各种社会关系,魔术般地整合各种产业要素和社会资源,创作出面目一新的组合型成品。”关晓岗用当初走进文学天地的方式,同样走进了科学。
回首六年,作为试点工程的主体,科技创新及其相配套的体制、队伍、文化创新波澜壮阔,也令关晓岗难以忘怀。“院地合作的各路战场龙腾虎跃,院办高技术产业也借助于社会化实现了裂变、扩张。短短几年,中科院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年效益比创新工程之初猛增数倍,以国内同类科技大军百分之几的体量,创造了等量齐观的产业效益。”院地合作的工作性质,让关晓岗常年奔波于西南的山山水水,也让他源源不断地得到了精神营养和事业动力上的补给。
创新是创新工程的要义。这些年中科院成都分院的院地合作由于绩效显著,在全院获得第一个西部贡献奖,成都地区院地合作团队先后获得两个集体奖、12个个人奖,关晓岗也被评为“院地合作先进个人”。实践让他体会至深:技术转移的高难度特点,决定院地合作必须从创新中获取力量和智慧。在全院院地合作运行体系中,分院是一个区域枢纽。激活这个枢纽、有效推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区域院地合作,正是这些年成都分院确定的总体目标,也是关晓岗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坚持探索的课题。
四川、重庆、西藏是成都分院开展院地合作的联系地区。如何从西南大山走出一条路来?关晓岗借助于过去在政府研究室从事职业调研形成的习惯和方法,先后组织对区情进行了几次调研,根据全院部署制定出区域合作战略框架,依从技术转移的运行机理,确定把分院组织院地合作工作的着力点集中于“三力”:挖掘牵引力,增强供应力,构建服务能力。
首先是挖掘院地合作的牵引力。经济与科技的互动,经济的牵引力是决定性的。他们通过实践摸索、验证出比较有效的路径是:资金牵引、资源牵引、市场牵引。其次是增强供应力:面对地方巨大的需求而缺乏有效的技术供给,是目前制约院地合作扩大效益规模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这些年成都分院一直致力于依靠各方力量建立一个技术供给系统。第三是构建服务能力方面:分院与院地各方力量共建了6个服务平台、与各地区政府共建的8笔孵化资金、与川渝藏互派的三个副职团队和数十名地方到院挂职干部队伍等,这些服务平台,构成了分院作为院地合作区域枢纽的服务能力。
当上副院长这7年,对关晓岗来说是事业大转型、潜质大发挥、知识和能力结构大调整的7年,他还花两年时间完成了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的MBA课程学习。“每一次事业转型,都必须依赖运行中的强充电”,关晓岗对此感受至深。
采访中,记者不经意地瞥见了关晓岗桌上的一本杂志,上面有一篇署名为“关晓岗”的科学随笔——《遥望天梯——关于基因的随想》。看来,文学依然是关晓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也将继续借科学、文学的力量,在社会天地中继续构筑科技与经济的桥梁。
(本栏目与科学时报社合办)
(科学时报记者 保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