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打电话到中科院化学所找“刘汉范”,可能比较困难,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他在化学所似乎不属于知名人士。
“我绝对不是聪明人,聪明人能见机行事,我不会。但我努力追求力所能及的美好事物,没有成就,却很满足。因为聪明人也可能一事无成。”刘汉范这样评价自己和他人。
他追求了什么?是如何追求的?有一天,这位平常不善言谈的老科学家,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讲述了这几十年来的一些思想和工作。
刘汉范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纳米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不论在上世纪60年代承担国家任务过程中,还是80年代自由选择课题时,他都从未盲从过,从不照本宣科。
据刘汉范介绍,当年从事干法处理核燃料的国家任务时,尽管国外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但是他们必须面对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解决流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60年代初,无机色谱刚刚出现,能用于分离腐蚀性无机物的固定相材料十分有限。看到国外报道的无机物色谱图反映的柱效率要比有机物的低约两个数量级,十分不解。是无机物本身服从不同于有机物的规律,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他们把金属柱换成玻璃柱进行直接观察,发现聚四氟乙烯固定相在加热使用中发生收缩并形成沟流。所以他们将固定相先作热处理,避免了沟流的产生,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另一个例子是氧化铀反应中的烧结问题。谁都知道研究烧结问题十分困难,特别是反应中的烧结问题,变数多,更加上气体反应物的腐蚀性。但是烧结问题不解决,生产中将会引发严重事故。所以如何及时迅速地获得可靠的烧结数据,是关系到核巡料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他们群策群力,设计了一套又一套巧妙的技术方案,只短短3个月的日夜奋战,取得了一整套令人信服的烧结实验数据,成为化学所第一个按期完成原子能任务的科研小组。
1989年,他们提出用“配位俘获法”负载纳米金属颗粒,发表于英国的Chem. Commun.上。到1994年,美国学者提出了纳米金属颗粒的自组装,发表于Science上?并称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方法的人。实际上,他们所用的方案与刘汉范的一样,却比他晚了5年。所以,国际上有学者在评论中指出,刘汉范的上述工作是当前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的二维空间自组装技术的“先驱性研究”。
过去,高分散、窄分布的金属纳米颗粒(胶体)无法规模生产,所以国际知名学者马蒂杰维科(Matijevic E)1991年在ChemTech上著文提出,规模生产是解决金属簇?或胶体?工业应用的先决条件,是当前本领域研究中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刘汉范等第一个通过运用高分子基体效应结合冷冻干燥法,提出了一种可供规模生产的纳米金属簇的合成路线。并首次将微波介电加热技术应用于纳米金属簇的合成(1999)和连续法合成(2000),又一次提供了金属纳米颗粒规模生产的连续法合成路线。目前,纳米金属簇微波合成法已成为一项方法学上的新成果而被广泛引用并不断发展,有杂志的编辑部还专门发短文向读者推荐刘汉范的文章。
刘汉范等开展了“金属离子修饰作用”的系统研究并首先提出并研究了“金属络合物效应”(1997),为提高纳米金属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新途径,并在不对称催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美国化学会的Chem. Rev.有关评论及最新的一部催化大全中的有关章节,均从各个方面大量引用、介绍刘的研究成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工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如今,刘汉范年事已高,办完了退休手续。他可以去画画,可以去下棋,也可以去写作,总之,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悠闲的事情,享受生活。但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做科研,带着学生继续他的老本行。中科院化学所为他保留了一间实验室,中南民族大学聘请他作兼职教授,他为能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科研水平作出微薄的贡献而感到光荣。目前,他学生不多,但学生中每年都有人投稿SCI入围,他很满足,很快乐,一生无悔。
?(科学时报记者 王静)
(本栏目与《科学时报社》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