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话对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锡康自身家庭而言已没有多少讨论的意义了。因为中国科学院目前的高级研究人员,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后,生活和工作条件大大改善,根本不存在生计问题。但20多年来,陈锡康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每年的粮食生产情况,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 他说:“1959~1961年我国粮食大幅度减产,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由于饥荒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全国人口比正常发展减少4000万左右,全国大部分人很长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在挨饿。我在1959~1960年下放到四川资阳县劳动锻炼,目睹了农民挨饿的情况,我们下放人员也吃不饱。资阳很多农民认为,‘每顿都能吃饱米饭,这就是共产主义了’。那时那种挨饿的感受我一直都没有忘记,也许这就是我预测我们国家每年粮食产量的一种原始冲动。” “粮食长在地里,农民看天吃饭,产多产少是老天爷说了算。你预测它有何价值?”记者不解地问。 “我们国家人口多,每年都需要进口或出口粮食,可进口多少是个大问题。太多了浪费,太少了不够吃。我的研究可帮助政府及早安排我国粮食的消费、存储和进出口。政府有关部门要求预测期提前半年,也就是粮食播种后刚出苗的时候,而不是等到粮食快成熟时才告诉政府。如果每年到8、9月份才发现当年粮食欠收,我国再到国际市场上买粮,粮价已经大幅度上涨了。” “麦子刚出苗时怎么知道它产多产少呢?” “国际上目前对粮食的预测主要有三种方法:气象产量预测、遥感技术预测和统计动力学生长模拟预测。这三种方法精确度都不高,发达国家预测精确度一般在5%~10%左右,而且只能提前2~3个月。目前气象预报对一个月以上的天气情况还难以做出可靠的预测,遥感技术必须等作物生长到抽穗前后才能观测,统计动力学的变数更多更难准确,因此这三种方法都不能满足政府在提前期和精确度上的要求。” “那么,您的高招是什么?” “我的办法是‘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其实,农业是个典型的复杂的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随机性和动态特征,所以必须综合地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因子,如政策、价格、良种、化肥、灌溉、机械等,还要考虑自然因子如土壤、气候等。其中社会经济技术因子在中国粮食生产中起主要作用,并不完全‘看天吃饭’。在学术上我们把投入占用产出技术、非线性预测方程和最小绝对和方法三者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研究小组建立了20多个预测方程和模型,所以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到目前为止平均误差在3%以下。” 因此,中央有关部门如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等10个部门先后都曾给陈锡康的研究报告很高评价,该报告先后还得到中央领导李鹏、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温家宝、姜春云、吴仪、回良玉等的批示和好评。 1997年3月,李鹏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科技组讨论会上说:“最近这几年中国科学院所做的粮食产量预报,应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产量的估计少,就得去购买粮食;估计高了,粮食真的短缺,临时去买就难了。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这是件大事情。” 2003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科院上报的陈锡康等粮食预报报告上批示,“首先向为祖国知识创新和民族进步发展而不懈努力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中科院同志表示真挚的敬意和感谢。贵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锡康的预测报告已阅,这对我们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指导和政策制定是很有益处的。” 今年6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报告中,数次提到了中国科学院陈锡康等做的全国粮食产量预测工作,认为按目前情况,他们的预测很可能实现。这就说明该项科研工作已经起到了对国家重大农业决策的咨询作用。
(科学时报记者 王静) (本栏目与《科学时报社》合办)
(科学时报记者 王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