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科教产业园成长记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起源于2009年6月的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至今已经走过了近6个年头,作为院地合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6年来,怀柔科教产业园在院、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北京分院的支持和帮助下,茁壮成长,初具规模。这背后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也饱含着他们对科技强国梦的无限希望,在北京分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怀柔科教产业园是中科院继中关村园区、奥运园区后,在北京规划建设的第三个园区,更是中科院在京发展的重要机遇。如今,中科院大学首批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已在此学习生活,各研究所和产业化项目相继入驻,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已完成前期立项申报和建设准备工作。未来,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全面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决策部署,更为怀柔科教产业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源起
时间回溯到2009年6月12日,中科院与北京市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合作签字仪式在京举行。签字仪式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共同为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揭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代表双方签署了怀柔园区共建协议,北京分院与怀柔区人民政府签署了落实院市共建园区的具体协议,北京分院与北京市科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空间中心、网络中心、自动化所等单位分别与怀柔区就重大项目落户签署合作协议。
这是院市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中科院和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院市强强联合,在怀柔播种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洒下了梦想腾飞的希望。北京分院作为怀柔科教产业园前期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在规划设计、发展模式上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从园区建设之初就坚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注重机制体制创新,用崭新的思路引领发展。注重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研究,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体制与新机制,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根据设想,力争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要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学术中心,培养并聚集一批具有战略型思维的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及其领衔的复合型创业团队,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并汇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 发展
时光已不知不觉地走过了6个年头,怀柔科教产业园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发展。
2010年12月8日,怀柔科教产业园第四批入园项目及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签约仪式举行。中科院第四批入园项目与雁栖开发区签署相关入区协议。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雁栖开发区签署了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怀柔分中心设立协议;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雁栖开发区与中科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平台协议。北京分院与怀柔区领导共同为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怀柔分中心挂牌。
2011年3月18日,中科院与北京市共同签署了《院市共建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由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的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和超级云计算中心项目签约,正式落户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
2012年12月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印刷技术,在怀柔科教产业园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始运用于国家正式出版物印刷,标志怀柔成为全球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原创地。
2013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学典礼在怀柔雁栖湖校区举行,占地1070亩、总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的雁栖湖校区正式启用,将满足1万余名研究生、2000余名教师的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使用。
2014年6月9日,中科院与怀柔区企业科技服务双向对接会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行。中科院30多家科研院所代表和怀柔区近50家企业代表共同就科技资源与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进行深入沟通对接。中科院大学与怀柔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双方深化科技合作。
……
怀柔科教产业园良好的发展的同时,其集聚优势和带动效应开始也显现。2014年1-6月,怀柔园区实现总收入7.67亿元,上缴税收0.47亿元,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在产业集聚方面,已有中科院系统7家单位、16个项目签约入驻园区,新能源、云计算、纳米科技三大产业正在加速聚集,形成产业链。在人才吸引方面,园区拥有7位院士、1位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11位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以及25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此外,还有近1万名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在园区从事教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怀柔科教产业园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 飞跃
2014年8月,“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拉开了我院科研机构改革的序幕,更是从设计顶层指明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可以想象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坚实迈进;科研院所与产业化项目不断聚集,逐步发展形成中科院在京的又一个新兴园区。绿色打印、新能源产业、纳米材料、云计算、大数据、量子通信等一大批高科技新兴产业,不断引领和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三个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形成的北京大科学研究中心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更重要的是,这三大基地在未来不断连接、融合、促进所产生的无限可能和丰富联想。比如,搭建基于大科学装置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打造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的“中国硅谷”,建立知识学习、创新和传播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借助中科院强大的科技资源和北京市优良的发展条件,怀柔科教产业园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承担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科技强国的责任和使命。
勇于担当,历史会给出最好的评价;不懈奋斗,科技创新将在这里绽放无限精彩。